郭庆藩
明成祖在恢复诸王爵禄后暗中开始“削藩”。朱允炆削藩,朱棣举兵反抗,经过4年战争,朱棣占领南京,自立为帝,史称“靖难之役”。朱棣在位期间,组织3000多名学者,经数年努力,编纂成中国历史上最大类书《永乐大典》。他将建文帝亲信大臣50余人列为奸臣,悬赏捉拿。,据记载,朱孔易因...
为了纠正朝廷权力日益削弱、藩镇权力膨胀的局面,他提高宰相的权威,平定藩镇的叛乱,致使“中外咸理,纪律再张”,出现了“唐室中兴”的盛况。
五谋臣,指荀彧、荀攸、贾诩、程昱、郭嘉五人。因为这五个人对曹魏势力的成立与巩固有巨大贡献,所以,把他们叫做曹魏五谋臣。唐朝宰相朱敬则在《隋高祖论》里称及:“荀彧、贾诩、荀攸、程昱、郭嘉,可谓天下之精英。帷幄之至妙,中权合变,因败为功,爰自秦汉,讫於周隋。“荀彧,自...
在重庆,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爬坡上坎,肩上扛着一米长的竹棒,棒子上系着两根青色的尼龙绳,沿街游荡揽活,他们来自农村,是重庆街头的临时搬运工,被重庆市民称为“棒棒军”,也成为当地独有的文化符号。2011年11月1日重庆市社科院发布调查报告,称重庆主城棒...[百科]
建文改制是明惠帝、方孝儒、齐泰、黄子澄等人推行的改革,以先秦儒家的理想政治理念作为指导,遵循先圣之教诲而实行“德治宽政”,解决“朱元璋后”的严刑峻法、苛捐杂税、藩王拥兵等问题。明惠帝在位四年,推出不少有利国计民生的政策,建文帝的悲剧除了来自于削藩的失败,还来自其自...
河朔三镇,又称河北三镇,是指唐朝末年藩镇割据时位于河朔地区的三个藩镇势力,是范阳节度使、成德节度使、魏博节度使三个节度使的合称,范阳(又称幽州或卢龙,今日河北省北部,北京、保定及长城附近一带)、成德(幽州以南和山西接壤的地区,今日河北省中部)、魏博(后改称天雄,渤海湾至...
代宗任命雍王适为关内元帅,郭子仪为副元帅,出镇咸阳抵御吐蕃。郭子仪闻讯后,立即从咸阳赶回长安,救下丰王珙等十王至行营。十月十八日,代宗到达华州,观军容使鱼朝恩率神策军从陕郡前往迎接。十月十九日,吐蕃进入长安,烧杀抢掠,长安为之一空。
太子李恒闻讯后十分害怕,便私下派人与母舅司农卿郭钊商议,郭钊嘱咐太子只管对皇帝尽孝,不要理睬其他事情。这时,神策中尉梁守谦与宦官马进潭,刘承偕等拥立李恒即位,杀死吐突承璀及澧王李恽。这种无情现实给他带来极大的精神痛苦。孰料福祸相倚,先是与邻国交战失利,继而公主又患...
十二月,阿史那社尔攻克龟兹国王据守的都城,由郭孝恪驻守。诃利布失毕逃走,并占据拨换城。后龟兹军又引西突厥军队袭击龟兹都城,唐军守将郭孝恪阵亡,唐军仍奋战击退西突厥、龟兹联军。
藩王不就藩地方,没有爵土。清朝爵位分为宗室爵位、异姓功臣爵位、蒙古爵位。宗室爵位分为十二等,每等若干级。十二等大致可分为超品、品级:超品: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公、将军。蒙古爵位一般按照宗室爵位例,同时保留原来的蒙古尊号,有时在亲王之上依旧设立汗号世袭罔替。
时郭子兴部将朱元璋已取滁州,郭遂移驻滁州。元顺帝北逃上都后,仍保持其政权,企图卷土重来,但败局已定。1363年,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进行决战,打败陈友谅。1364年,朱元璋自称吴王。1366年,朱元璋发兵进攻张士诚,并正式与红巾军决裂,年底派人把韩林儿沉入江中溺死。其后明军...
玄学的完成郭象是玄学的集大成者,在他的《庄子注》中玄学的范式完成。因此郭象哲学取消了本体论,也取消了对象;他肯定的有不是事物自身作为有,而是它们的独化,事物和生化和变化。
全城由宫城、皇城、外郭城三部分组成,城市由外郭城、宫城和皇城三部分组成,面积达83.1平方公里。完全采用东西对称布局。外郭城面积约占全城总面积的88.8%,居民住宅区的大幅度扩大是大兴城建筑总体设计的一大特点。大兴城在当时的世界上是最为巨大的城市,是汉长安城的2.4倍...
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亲自带兵分三路用十天时间攻破集庆路(今南京),并改名应天府。三月,改集庆路名为应天府。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建为南京。洪武十一年(1378年)正月至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的25年间,应天府为明朝的京师。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北迁,以顺天府为京师,以...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或稍前,先以抄本传世,初刻于嘉庆八年(18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