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麟
白马驿之祸又称白马之祸,是唐朝末期朱温诛杀朝官的一次事件。事件发生在天祐二年(905年),朱温在李振的鼓动下,杀死了众多大臣,大约三十余人。杀死后并投尸于河。史称“白马驿之祸”。事后两年的天祐四年(907年),朱温逼唐哀帝李柷禅位,改国号梁,是为梁太祖,改元开平...
双管马布,彝族独有的单簧气鸣乐器。彝语“马”为竹子,“布”为簧管,意即插上簧管的竹制气鸣乐器。又称布惹。管身竹制,用两支形制、音高相同的单管马布并列捆扎而成。大多开有五或六个按音孔,有的两支管身共用一个牛角制的喇叭口作为共鸣筒。由哨子、竹制管身与牛角管口组...[百科]
建兴五年三月,晋愍帝遇害的消息传到建邺,琅琊王的僚属纷纷上表劝司马睿即皇帝位。十日,司马睿于建邺即位称帝,这就是晋元帝。东晋王朝正式建立。建邺为了避愍帝司马邺的讳,改称建康。司马睿宣布大赦天下,改元大兴。东晋政权是西晋门阀士族统治的继续和发展。司#$...
木牛流马,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分为木牛与流马。史载建兴九年至十二年(231年-234年)诸葛亮在北伐时所使用,其载重量为“一岁粮”,大约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三十里”,为蜀国十万大军提供粮食。
挥泪斩马谡,一说是《三国演义》中,因为马谡的骄傲自大导致街亭被破,街亭对于蜀魏都至关重要,而且领军的人偏偏又是诸葛丞相十分赏识的人,因为,当时街亭失守,整个蜀国就处在危险中,为了安抚朝野上下,不得不用马谡的人头来换取民心。
长沙王司马乂自从消灭齐王冏之后,入掌朝柄,河间王颙与成都王颖则在封地。司马颖依仗功劳骄奢淫逸,嫌司马乂在朝而不能逞其欲,于是谋划设法除掉司马乂。八月,颙、颖二王上书对司马乂与羊皇后之父羊玄之专擅朝政为理由起兵。公私穷乏,民众饥饿,米价暴涨,...
懿诡称病重,巧妙伪装,骗过李胜,于是,曹爽放下心来,不再提防司马氏父子。曹爽等见大势已去,接受条件回洛阳城,被司马懿软禁。正月初十日,司马懿以阴谋反叛罪,将曹爽兄弟及其亲信何晏、邓飏、丁谧、毕轨、李胜、桓范等下狱,以大逆不道罪斩首,并夷灭三族。从此之后,曹...
赴任时,已沦为丐妇的崔氏跪于马前,请求收留。朱命人取盆水泼于地,若崔将复水收回盆内,即可收留。崔知其意绝,羞愧撞死。汪笑侬据《烂柯山》传奇改编,为汪派代表作之一。成语“马前泼水”用来比喻夫妻离异,无法挽回。也是京剧经典曲目之一。[百科]
天下兵马大元帅,中国古代最高军职,总领军政,掌征伐。类似于汉朝官制中的大司马、大将军。中国五代与北宋有天下兵马大元帅。辽代北面军官中有天下兵马大元帅府,以太子、亲王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副元帅;大元帅府以大臣为大元帅、副元帅;南京都元帅府有都元帅...
司马睿从东渡到登基,主要依赖了北方大族王导、王敦兄弟的大力支持。在此期间,王导位高权重,联合南北士族,运筹帷幄,纵横捭阖,政令己出。王敦则总掌兵权,专任征伐,后来又坐镇荆州,控制建康。王氏兄弟权倾内外,司马睿不过是徒有虚名而已。登基大典那天,皇帝司马睿突然...
当一代仁君刘备还在漫漫人生路上无尽地漂泊的时候,公孙瓒已经受封都亭侯,拜为中郎将,成为威震北疆的“白马将军”。当时的幽州,范围广泛,大致在现在的河北、辽宁一带。游牧民族如乌桓经常突袭汉朝边疆,劫掠人口财物。乌桓人擅长骑兵,来往如风,让以步兵为主的汉王朝很痛苦。当时公孙瓒担...
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这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白居易被贬的表面原因是他越职奏事,率先上书请捕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了当朝权贵,实际上真正的根源在于他平日所作的讽喻诗招致了当权者的嫉恨,故借此机会打击报复。对此,白居易自言:“始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前者为...
最终在司马懿的带领下,司马家族一夜崛起,最终代替了曹魏,吞并了蜀汉,占领了孙吴,风卷残云,势不可当,让人瞠目结舌,不禁思考:司马家族如何才能蓄积这么强大的力量!其中身为曹魏“四朝元老”的司马懿如何从一个有志之才的青年,再到内政军事名满天下的奇才,最...
在当时中西方交往中,中国对西欧的影响远胜对方,因此,象马超军团这样的逆向才有历史的巨大吸引力。相对来说,中国吸取游牧民族地区的影响更大,比如汉武帝的养马政策。西方要超越这个地区影响中原几乎不可能。只有在东汉末年的特殊环境下,像马超军团这样的特例才会出现。
晋怀帝被害的消息传到长安之后,太子司马邺举哀服丧,并且于四月即皇帝位,即孝愍皇帝,改元建兴。这时他年仅14岁。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愍帝决定向汉军投降。汉帝刘聪降愍帝为光禄大夫,封怀安侯;刘曜被封为大都督,并且大赦天下,改元麟嘉。当时中原郡县系统已崩溃,到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