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类方清徐灵胎卷一桂枝汤类·一桂枝汤(一)甘草、大枣补脾精以滋肝血;芍药清营中之热;桂枝达营气之郁也。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擘)上五味,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渣。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热...[书籍]
伤寒贯珠集清尤怡卷一·太阳篇上辨列太阳条例大意伤寒一证。古称大病。而太阳一经。其头绪之繁多。方法之庞杂。又甚于他经。是以辨之非易。然非不可辨也。盖太阳之经。其原出之病。与正治之法。不过二十余条而已。其他则皆权变法、斡旋法、救逆法、类...[书籍]
伤寒百证歌说许叔微述卷一第一证·伤寒脉证总论歌大浮数动滑阳脉。阴病见阳生可得。沉涩弦微弱属阴。阳病见阴终死厄。(仲景云。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若弦微。此名阴也。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阴阳交...[书籍]
伤寒寻源清·吕震名公元1644-1911年《伤寒寻源》,伤寒著作。三集。清·吕震名撰于1850年。作者指出“以为凡伤寒之病,多从风寒得之。殊不知伤寒不必尽属寒因,若风、若湿、若温、若热,皆统...[书籍]
《伤寒论集注》一书尊成无己、张卿子两家,删去《伤寒例》,首列六经正文,次列《霍乱》、《阴阳易》、《差后劳复》、《痉湿暍》、《汗吐下后》诸篇,末列《辨脉》、《平脉》。汇节分章,用运气学说阐释六经病机。张氏对《伤寒》原文前后文互...[书籍]
《伤寒指掌》成书于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共4卷,卷一辨类伤寒及三阳经,卷二述三阴经及瘥后诸病,卷三论伤寒变症,卷四列伤寒类症[书籍]
伤寒大白清·高世栻公元1644-1911年《伤寒大白》,伤寒著作。四卷。清·秦之桢撰。刊于1714年。秦氏以《伤寒论》中之疑难得此书可以尽白,故以“大白”为书名。作者指出治疗伤寒热病当分表邪、里邪、兼有表里...[书籍]
全书仅17009字,从热病证治角度发挥伤寒蕴义。上卷叙干支配脏腑、病因、运气主病、脉诊等统论内容;中卷论伤寒六经传变,并分析一些病症及其治法;下卷集仲景麻黄汤、桂枝汤等方以及益元散、凉膈散、黄连解毒汤等共34方。[书籍]
伤寒心要金·镏洪公元1127年—1279年又名《河间伤寒心要》,伤寒著作。一卷。金·镏洪编(亦有题作金·刘完素著)。本书以伤寒为名,实际以温热病为主,其理论依据及所用方药,大体上属于刘完素一派,后人将此书附刊于《河间...[书籍]
伤寒发微论宋叔微述重雕元刻伤寒百证歌发微论叙新编张仲景注解伤寒百证歌五卷。发微论二卷。题曰白沙许叔微知可述。直斋书录解题云。许叔微伤寒歌三卷。凡百篇。皆本仲景注。又有治法八十一篇。仲景脉法三十六图。翼伤寒...[书籍]
伤寒直格序习医要用直格,乃河间高尚先生刘守真所述也。守真深明《素问》造化阴阳之理,比尝语予曰:伤寒谓之大病者,死生在六、七日之间。经曰: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古今亦通谓之伤寒热病。前三日,太...[书籍]
伤寒括要明·李中梓公元1368-1644年《伤寒括要》,伤寒著作。二卷。明·李中梓撰,刊于1649年。李氏曾撰《伤寒授珠》十卷(后毁于兵火),自嫌其烦,“遂以授珠(指《伤寒授珠》)删繁去复,简邃选玄,仅得十之二。…...[书籍]
卷首入门辨证诀,鉴别外感、内伤之发热,阐析伤寒及类伤寒一些症候在因、证方面的不同点。卷一介绍伤寒总例;卷二-四列述六经病主要病证的方治;卷五-六为合病、并病及汗下、吐后等病;卷七...[书籍]
伤寒审证表序有熊氏作而医学肇兴含生育物疵疠不作周秦而降和华仓扁之雄各传其术以奏神奇汉张机氏审经脉和药石集经方之大成举世尊为医中至圣懿哉伤寒论一书亘万古莫能忒矣顾以年代贸迁章次陵杂潜心搜讨多所难通唐孙真人后迄无解者国朝医学昌明得昌邑黄元御氏以天挺才智...[书籍]
伤寒论条辨明·方有执公元1368年—1644年《伤寒论条辨》,伤寒著作。八卷。明·方有执撰。刊于1592年。方氏认为《伤寒论》一乱于王叔和的重编,再乱于成无己的注释,失去仲景原著伤寒兼杂病的完整性。遂予重...[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