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辩证广注清·汪琥注《伤寒论》研究性著作。一名《张仲景伤寒论辩证广注》,简称《伤寒辩注》。14卷。清汪琥(苓友)辩注。刊于康熙十九年(1680年)。汪氏认为:“伤寒之病,名虽为寒...[书籍]
张氏推崇成无己,认成氏《注解伤寒论》“引经析义,尤称详洽,虽牴牾附会,间或时有,然诸家莫能胜之”(见凡例)。遂据此本旁采朱肱、许叔衡、庞安时、王履、王肯堂等诸家学说之精华。[书籍]
世人之病伤寒为多。伤寒之书仲景为圣。夫以一病而有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详已恶乎广哉。不知仲景之书本于内经热论。其言六经传变。非不辩且晰也。仲景复推展以成书。因是以有王叔和之增益。因是以有成无己之注解。[书籍]
作者鉴于当时所见<伤寒论>已有残缺,遂取<千金方>、<类证活人书>以及庞安时、常器之等诸家学说予以辑佚补充,并参合个人见解作为羽翼。其独到见解往往超于各家之上。故题名“补亡”。本书的编次与一般《伤寒论》传本不同,且内容也...[书籍]
该书卷上为辨证,详论阴证、阳证、脉象、寒热、外感八风之邪,手心手背,口鼻,筋骨四肢,头痛,气少气盛,不恶食,不渴,劳役受病,辨证与中热等诸证候内伤与外感之别;卷中为饮食劳伤、四时用药加减、暑伤胃气等医论及补中益气汤、神圣复气汤等方#$...[书籍]
《重订通俗伤寒论》是伤寒、湿热病学中比较实用的一部诊疗方案,是俞根初、何廉臣、曹炳章三位老中医先后合作而经过徐荣斋中医师根据现代学理给以重订的。由于何先生的引证太渊博了,于是节目和词句之间不免呈露出繁复,而且编撰时失于合理安排,以致原书中存...[书籍]
伤寒六书明·陶华公元1368-1644年《伤寒六书》,伤寒著作。又名《陶氏伤寒全书》。六卷。明·陶华约撰于十五世纪中期。此系陶氏所撰六种伤寒著作,每种列为一卷。①《伤寒琐言》:乃陶氏学习研究#$$...[书籍]
伤寒寻源清吕震名序余既为吕君村作传。从其子小茂才索君遗箸。得内经要论一卷。伤寒寻源三卷。受而读之。因忆与君交念年。辄能仿佛君况。君治病之暇。好饮酒。善弈棋。余常过君。几上纵横残帙。一编烂然。则所箸伤寒寻源也。床头越酿一瓮。旁...[书籍]
伤寒补例清·周学海公元1644-1911年《伤寒补例》,伤寒著作。二卷。清·周学海撰。刊于1905年。周氏于本书自序中指出:“伤寒见证,不止仲景原文,仲景之外,尚有伤寒证治。”据此作者将《伤寒论...[书籍]
仲景伤寒补亡论宋·郭雍公元1181年[书籍]
伤寒法祖说任越庵序尝思着书立说。必胸罗万卷。笔无点尘。方能成一家言。后之人读古人书。亦必与古人心心相印。乃能言之不谬。慈溪柯韵伯先生注张仲景伤寒论六卷。复自着伤寒论翼二卷。阐未发之藏。探独得之秘。其明辨详晰。使仲景千...[书籍]
伤寒著作。二卷。清·周学海撰。刊于1905年。周氏于本书自序中指出:“伤寒见证,不止仲景原文,仲景之外,尚有伤寒证治。”据此作者将《伤寒论》中“伤寒例”所申明的“即病为伤寒,伏气变...[书籍]
伤寒直格金·刘完素撰公元1127年—1279年《伤寒直格》,伤寒著作。①旧题金·刘完素撰,葛雍编。又名《刘河间伤寒直格方论》。三卷(原为六卷,或称六集)。全书仅17009字,从热病证治角度发挥伤寒蕴义。上卷...[书籍]
伤寒指掌清·吴坤安公元1644-1911年《伤寒指掌》,伤寒著作。四卷·清·吴坤安撰于1796年。吴氏所说的伤寒,实为广义伤寒,包括伤寒和温热二类病证。本书辨析伤寒,温热病证治,#$$...[书籍]
伤寒附翼清·柯琴公元1644-1911年《伤寒附翼》,伤寒著作。二卷。清·柯琴撰。本书专论《伤寒论》方,解释方义及使用法颇精,是结合病因、病理及脉证加以阐述的。可供研究《伤寒论》方剂的参...[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