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论
四库全书谠论集(宋)陈次升撰钦定四库全书史部六谠论集诏令奏议类二奏议之属提要(臣)等谨案谠论集五巻宋陈次升撰次升字当时兴化仙游人熙宁二年第进士知安邱县以荐为监察御史提点淮南河东刑狱入为殿中侍御史进左司谏贬南安军监酒税徽宗立召还为右谏议大夫复除名编管循州政和...[书籍]
《乐论》阮藉刘子问曰:孔子云「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夫礼者,男女之所以别,父子之所以成,君臣之所以立,百姓之所以平也。为政之具,靡先于此。故安上治民,莫善于礼」也。夫金石丝竹钟鼓管弦之音,干戚羽旄进退俯仰之容,有之无益于政,无之何损于化。而曰移风易俗,...[书籍]
论语集释程树德撰凡例一、《论语》注释,汉时有孔安国、马融、郑玄、包咸诸家,魏则陈群、王肃亦有义说。自何晏《集解》行,而郑、王各注皆废。自朱子《集注》行,而《集解》及邢、皇二疏又废。朱子至今又八百余年,加以明清两代国家以之取士;清初名儒代出,著述日多,其间训诂义理多...[书籍]
萧衍〈464一549〉,梁武帝·南朝梁的建立者·长于文学,善音律,工书法.传世书论四篇。自晋末至北朝宋、齐,书坛上惟重王献之。“比世皆尚子敬书”(“子敬”,王献之的字。语见陶弘景《与梁武帝论书启》)的结果是世人皆写“今瘦”体书,以“肥”、“瘦”论优劣。,把“文所不...[书籍]
《不真空论》和《物不迁论》是东晋僧人僧肇的两篇佛教哲学论文,《神灭论》是南北朝南梁儒家学者范缜的无神论作品。这三篇均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哲学名篇,颇有代表性。僧肇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生于晋孝武帝太元九年公元384年,卒于晋安帝义熙十年公元...[书籍]
《不真空论》和《物不迁论》是东晋僧人僧肇的两篇佛教哲学论文,《神灭论》是南北朝南梁儒家学者范缜的无神论作品。这三篇均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哲学名篇,颇有代表性。僧肇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生于晋孝武帝太元九年公元384年,卒于晋安帝义熙十年公元...[书籍]
本書(一冊九三面五五、八○○字)正文為「沈文肅公政書」卷五「福建臺灣奏摺」全卷,而以「政書」卷六、卷七「兩江總督任內奏摺」中有關臺灣摺片選作「附錄」。作者沈葆楨,字翰宇,一字幼丹;福建侯官人。初由進士,歷官至江西巡撫。清同治六年,奉旨充總理福建船政大臣。十...[书籍]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汇编,由孔子门生及再传弟子集录整理;是儒家的重要经典,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尤其是原始儒家思想的主要资料。南宋时朱熹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为“四书”,使之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今本《论语》共计20篇...[书籍]
更寄情于艺事,推衍张惠言词学,谭精研思,持论精审,为常州派(清代词学有浙派和常州派之分:秀水〔浙江嘉兴〕朱彝尊选辑《词综》,论词以"清空"为宗,一时作家,相习成风,是为浙派。常州张惠言兄弟选辑《词选》,以"意内言外"为主,又开常州一派)重要的词论家。著有《未隽...[书籍]
王僧虔是南朝齐著名的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通文史,精音律。少即善书,得家传,工隶、行、草书。宋文帝刘义隆见其书素扇,遂感叹:“非唯迹逾子敬,方当器雅过之。”宋孝武帝(刘骏)欲擅书名,僧虔不敢表现其能,常用拙笔写字,以此见容。入齐,书名尤盛,所谓“雄发齐代”。齐太祖(萧道成)亦善...[书籍]
十三年(1656)著成《黄书》,复著《读通鉴论》、《宋论》、《读四书大全说》、《周易外传》等重要著作,著述凡二十五种,有《船山遗书》、《姜斋文集》流传,近人编成《船山全书》。夫之学识极渊博,举凡经史、天文、地理、历法、理学各方面均极熟稔,於清代思想史具标志性地位。《宋...[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八论孟精义四书类提要【臣】等谨案论孟精义三十四巻宋朱子撰初朱子于隆兴元年辑诸家説论语者为要义其本不?后九年为乾道壬辰因复取二程张子及范祖禹吕希哲吕大临谢良佐防酢杨时侯仲良尹焞周孚先等十二家之説荟稡条疏名之曰论孟精义而自为之序时朱子年四...[书籍]
太极拳论王宗岳山右王宗岳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书籍]
[书籍]
用笔论有翰林善书大夫言于寮故无名公子曰:“自书契之兴,篆隶滋起,百家千体,纷杂不同。至于尽妙穷神,作范垂代,腾芳飞誉,冠绝古今,惟右军王逸少一人而已。然去之数百年之内,无人拟者,盖与天挺之性,功力尚少,用笔运神,未通其趣,可不然欤?”公子从容敛衽而言曰:“仆庸疏愚昧,禀命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