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氏济生方宋·宝元严用和公元1253年又名《济生方》。宋·严用和撰。成书于宋宝祐元年(1253)。原书共十卷,有论治70篇,方的400首;咸淳三年(1267)又写成《续方》,收前书未备之医论24篇,方90首。1980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名《重订严氏济生方》。严氏撰著该书,据其多年...[书籍]
察病指南宋·施桂堂公元960年—1279年诊断学著作。三卷。宋·施发撰于宋·淳祐年间(13世纪40年代)。本书取《内经》、《难经》、《甲乙经》及有关脉学、诊法论著参互考订,将其中明白易晓、切于实用的脉诊脉象等脉学理论分门别类编纂而成。内容以脉诊为主,脉象沿用“七表八里九道”二十四脉分...[书籍]
国朝宋学渊源记(清)江藩撰序尝观元代之尊孔子曰先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明后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法至哉言乎不唯有明讲学者所弗能及即宋儒极力推崇连篇累牍亦未有若是之精确者也盖天之生物气具则命立性赋则理存而人秉天地之中以生故为万物之灵有斯世则有斯人有斯人则有斯性自开辟以至今日自羲...[书籍]
在编次上首先列“阴阳发病六经统论”一篇,将仲景原文“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列于六经之首,作为总纲。然后按照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排列六经,每经皆按先正治法、后变法的顺序编排,以法类证统方,对各篇原文详予注释,释文遵从《灵》...[书籍]
上卷详注《内经》》、《难经》及《伤寒论》中伏气温病,并附注《伤寒论》暴感暑热、兼感湿温各条;中卷辨正《温热暑疫全书》、《伏邪篇》、《伤寒绪论》、《温疫论》中有关温热病的一些条文;下卷重点论述伏气温病,对其发病原因、病理过程和治疗原则等颇多个...[书籍]
上卷先论温病伤寒辨,以风温统论风温、温热、冬温、温毒症状和治法;下卷论湿温、暑温,分湿多热多而辨证用药各有不同。两卷又各依上、中、下三焦分述脉证、治法和方药,又补入吴又可达原饮证治。[书籍]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古代中医学名著。原题《三因极一病源论粹》,简称《三因方》。十八卷。宋·陈言撰于1174年。作者认为:“医事之要,无出三因”。“倘识三因,病无余蕴”。本书卷一-卷二前半部为医学总论,并将三因(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作为论述的重点。[书籍]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汉长沙太守南阳张机仲景述伤寒杂病论序(张机序)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子部十一古今源流至论类书类提要【臣】等谨案古今源流至论前集十卷后集十卷续集十卷宋林駉撰别集十卷宋黄履翁撰駉字徳颂宁徳人清脩苦学尝以易魁乡荐著书授徒邻境争迎师之其事迹见闽书中履翁字吉父不详其里贯葢亦闽中人也宋自神宗罢诗赋用策论取士学者咸思以博综古今防攷典...[书籍]
系节录《内经》中有关针灸原文并加注释;卷三“群书汇粹”辑自历代医书中有关针灸的论述与歌赋;卷四“经穴考证”;卷五为各病症针灸取穴;卷六为各科病候及药物处方。全书旨在摘要汇集历代针灸文献,而作者本人并无甚发挥。[书籍]
命理探源目录命理探源简介卷一本原卷二起例卷三强弱卷四宜忌卷五化合刑冲卷六先贤名论卷七润德堂藏稿卷八星家十要跋卷一本原天干地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此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此为十二地支。《五行大义》云:支干者,因...[书籍]
伤寒总病论庞安石卷第一叙论庞曰:《素问》云:冬三月是谓闭藏,水冰地裂,无扰乎阳。又云: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是以严寒冬令,为杀厉之气也。故君子善知摄生,当严寒之时,周密居室而不犯寒毒,其有奔驰荷重,劳房之人,皆辛苦之徒也。当阳气闭藏,反扰动之,令郁发腠理...[书籍]
书分三卷,上卷论脏腑、经脉、病因、主治心法等;中卷述《内经》主治备要及六气方治等;下卷为用药备旨。[书籍]
伤寒总病论宋·庞安石公元1100年《伤寒总病论》,伤寒著作。六卷。宋·庞安时约撰于1100年。卷一叙述六经分证;卷二谈汗、吐、下、温、灸等治法;卷三论析与伤寒有关的一些杂症;卷四-五列述暑病、寒疫、温病等;卷六载伤寒杂方、妊娠杂方等。其处方用药在《伤寒论》的...[书籍]
素问玄机原病式金刘完素序夫医教者,源自伏羲,流于神农,注于黄帝,行于万世,合于无穷,本乎大道,法乎自然之理。孔安国序《书》曰: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盖五典者,三坟之末也,非无大道,但专明治世之道...[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