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脉学考证」,以上三书是明代李时珍所撰,都是有关「脉学」的论著,所以合订在一起,以便阅读。「濒湖脉学」是作者研究「脉学」的心得。他根据各家论脉的精华,列举了二十多种脉象。先以简明的字句,再以适当的比喻来...[书籍]
《唐会要》一百卷,宋王溥撰。《唐会要》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断代典制体史籍,它取材于唐代的实录文案,分门别类地具体记载了唐朝各种典及其沿革,保存了《新唐书》、《旧唐书》未载的史实,为研究唐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向来为唐代文学、历...[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子部八画史会要艺术类一书画之属提要臣等谨按画史会要五卷明朱谋垔撰是书成于崇祯辛未因陶宗仪有书史会要未及画家乃采上古迄明能画人姓名事迹以成此编亦附以画法一卷葢全用宗仪体例故书名亦相因也然宗仪之书止于元代故谋垔所续明人别为一卷列之外域之后可...[书籍]
暖日池塘,出没溶波鸥对对;春风帘幕,往来营垒燕双双。蛇当道,马渡江。文纬地,道经邦。萧何功第一,韩信士无双。风送花香轻度幕,雨滋草色暗侵窗。夜月塞边,一片胡笳惊别调;夕阳林外,数声牧笛按新腔。四支断肠笛,堕泪碑。窈窕女,宁馨儿。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五更归梦三千...[书籍]
内科摘要明薛己卷上一、元气亏损内伤外感等症车驾王用之,卒中昏愦,口眼斜,痰气上涌,咽喉有声,六脉沉伏,此真气虚而风邪所乘,以三生饮一两,加人参一两,煎服即苏。若遗尿手撒,口开鼾睡为不治,用前药亦有得生者。夫前饮乃行经络治寒痰之药,有斩关夺旗之功,每服必用人参两许驾驱其邪而...[书籍]
濒湖脉学明·嘉靖四十三年李时珍公元1564年脉学在中医学中是极受重视的。自晋代王叔和著《脉经》后,五代高阳生著成《脉诀》,以其通俗易懂、便于记诵而广为传播,但因其中谬误也不少。李时珍继承了正统的脉学,博采历代各家之长,对经义大加发挥,如他指出,切脉独取...[书籍]
童学书程明丰坊○论用笔学书者必先审于执笔。双钩悬腕,让左侧右,虚掌实指,意前笔后,此口诀也。用笔必以正锋为主,又不必太拘。隐锋以藏气脉,露锋以耀精神,乃千古之秘旨。○论次第学书之序,必先楷法,楷法必先大字。自八岁入小学便学大字,以颜为法。十...[书籍]
余弱冠时辄喜学山谷书,虽老学见之,亦为称赏不置,心甚疑焉。因求教于林蠡槎先生,先生一见泳书,便云:“子错走路头矣。”因问曰:“将奈何?”先生曰:“必学松雪翁书,方能退转也。”后见冯定远论山谷诗,以为江西粗俗槎丫之病,一入笔端,便九牛拨不出,必以义山、西昆诸体退之,乃悟先...[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大学发微宋黎立武撰圣贤身系道统莫不有书以明授受之防大学其曽子之书乎曽子传道在一贯悟道在忠恕造道在易之艮曽子尝曰君子思不出其位此艮象也学大学者其以是求之大学之道其要有三曰明明德曰新民曰止至善申之以知止又申之以于止知其所止者...[书籍]
医学启源金张元素张序先生张元素,〔字〕洁古,易水人也。八岁试童经,二十七经义登科,犯章庙讳出落,于是怠仕进,遂潜心于医学,二十余年虽记诵广博书,(然)治人之术,不出人右。其夜梦人柯斧长凿,〔凿心〕开窍,纳书数卷于其中,见其题曰《内经主治备要》,骇然惊悟,觉...[书籍]
直到清政权基本稳定,放松了对沿海知名抗清人士的禁令后,才回到家乡,着书讲学。康熙十七年,清政府诏徵博学鸿儒,未几,又开设明史馆,以此网罗知识分子,黄宗羲屡次被推荐,都以老病辞。公元一六九五年(清康熙三十四年)卒,年八十五。黄宗羲学识渊博,对天文、律历、象数...[书籍]
学治识端(清)徐寿兹撰●目录序自序上蔡县观风告示严禁借命讹诈示勘验命盗繇官捐发经费禀谕各房受理词讼随到随审示县民吴合羣殴伤姜丙亭受惊触犯疯狗咬伤旧疾毒发身死案延巳久请将吴合羣保释以省冤滥禀津贴捕厅札疏浚上蔡县城濠并修复水洞碑记勘办遂境各河及应堵筑情形恳请另行委员勘办禀议修...[书籍]
提要《作义要诀》一巻,元倪士毅撰。士毅有《四书辑释》,已着録。是编皆当时经义之体例。自宋神宗熙宁四年,始以经义试士。元太宗从耶律楚材之请,以三科选举,经义亦居其一。至仁宗皇庆二年,酌议科举条制,乃定蒙古、色目人第一场,经问五条;汉人、南人,第一场,...[书籍]
《金匮要略》原为《伤寒杂病论》的一部分,今同《伤寒论》、《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一起被誉为祖国医学四大经典名著。作者为东汉时代我国著名医学家张机。[张机(约148—约211年)字仲景,东汉南郡,涅阳县人(今河南省南阳市)。据传曾任长沙太守,故后人又习惯称他为张...[书籍]
学术辨清平湖陆陇其稼书着辨上汉唐之儒崇正学者尊孔孟而已孔孟之道尊则百家之言熄自唐以后异端曲学知儒者之尊孔孟也于是皆托于孔孟以自行其说我曰孔孟彼亦曰孔孟而学者遂莫从而辨其是非程朱出而崇正辟邪然后孔孟之道复明而天下尊之自宋以来异端曲学知儒者之尊...[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