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权
从公元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到公元960年北宋王朝建立,中原地区相继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代王朝,中原以外存在过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南平、北汉等十个小国,周边地区还有契丹、吐蕃、渤海、党项、南诏、于阗、东丹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习惯上称...[书籍]
在魏元忠、朱敬则双双为相的长安年间(701—704),吴兢被举荐“有史才”,“因令直史馆,修国史”,从此吴兢步入仕途。他为史臣,耿直敢于犯颜直谏,保存至今的吴兢几篇奏表反映了他的事迹,如《上中宗皇帝疏》是对当时政治局势较有影响之作。武则天去世后,唐中宗李显无力驾驭全局,武三思、...[书籍]
直到清政权基本稳定,放松了对沿海知名抗清人士的禁令后,才回到家乡,着书讲学。康熙十七年,清政府诏徵博学鸿儒,未几,又开设明史馆,以此网罗知识分子,黄宗羲屡次被推荐,都以老病辞。公元一六九五年(清康熙三十四年)卒,年八十五。黄宗羲学识渊博,对天文、律历、象数、史地都有研究。...[书籍]
既而从讨孙权,破之。军还,权遣使乞降,上表称臣,陈说天命。魏武帝曰:"此儿欲踞吾著炉炭上邪!"答曰:"汉运垂终,殿下十分天下而有其九,以服事之。权之称臣,天人之意也。虞、夏、殷、周不以谦让者,畏天知命也。"魏国既建,迁太子中庶子。每与大谋,辄有奇策,为太子所信...[书籍]
朱权,明太祖朱元璋之第十七子,晚号臞仙,又号涵虚子、丹丘先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封宁王,卒于正统十三年(1448),谥献,故亦称宁献王。曾奉敕辑《通鉴博论》,撰有《家训》、《宁国仪范》、《汉唐秘史》、《史断》、《文谱》、《诗谱》等数十种著作。《千顷堂书目》载有...[书籍]
史纠(明)朱明镐撰钦定四库全书史部十五史纠史评类提要(臣)等谨案史纠六卷明朱明镐撰明镐字昭芑太仓人是编考订诸史书法之谬及其事迹之抵牾上起三国志下迄元史每史各为一编元史不甚置可否自言仿郑樵通志不敢删削唐书之例其晋书五代史亦阙而不论则未审为传写所佚或点勘未竟观篇末别附...[书籍]
后至宋元丰年间,国子司业朱服奏校,其他尽屏去,止存七家之书。国初因之颁布。然七书之中,惟《孙子》纯粹,书仅十三篇,而用后之法悉备,故首列之。余目击时艰,不欲自限于博士业,遂励志武事,间尝亦仿《孙子》之遗旨,出一隙之管窥,谬成十三篇,题曰《投笔肤谈》。先《本谋》而终以《天经...[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十洪武正韵小学类三【韵书之属】提要臣等谨案洪武正韵十六卷明洪武中奉勅撰时预纂修者为翰林侍讲学士乐韶凤宋濓待制王僎修撰李叔允编修朱右赵壎朱亷典簿瞿庄邹孟达典籍孙蕡荅禄与权预评定者为左御史大夫汪广洋右御史大夫陈宁御史中丞刘基湖广行省叅知政事陶凯...[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三诗传遗説诗类提要【臣】等谨案诗传遗説六卷宋朱鉴编鉴有朱文公易説已着録是编乃理宗端平乙未鉴以承议郎权知兴国军事时所成葢因重椠朱子集传而取文集语録所载论诗之语足与集传相发明者彚而编之故曰遗説其书首纲领次序辨次六义继之以风雅颂之论断终之...[书籍]
太祖之先,故沛人,徙江东句容,为朱家巷。宋季,大父再徙淮,家泗州。父又徙锺离太平乡。母陈,生四子,太祖其季也。太祖生于元天历戊辰之九月丁丑,其夕赤光烛天,里中人竞呼“朱家火”,及至,无有。三日洗儿,父出汲,有红罗浮至,遂取衣之,故所居名红罗障。少时尝苦病,父欲度为...[书籍]
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姓朱氏,讳晃,本名温,宋州砀山人。其先,舜司徒虎之后。高祖黯,曾祖茂琳,祖信,父诚。帝即诚之第三子,母曰文惠王皇后。(《五代会要》:梁肃祖宣元皇帝讳黯,舜司徒虎四十二代孙;开平元年七月,追尊宣元皇帝,庙号肃祖,葬兴极陵。敬祖光献皇帝讳茂琳,宣元皇帝长子...[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子部八南宋院画録目録艺术类一【书画之属】卷一总述卷二李唐刘宗古杨士贤李迪李安忠【子公茂】苏汉臣【子晋卿】朱锐【弟森】李端张浃顾亮李从训【子章】阎仲【子次安】焦钖胡舜臣张着卷三马和之贾师古马兴祖李英马公显陆青韩祐刘思义朱光普尹大夫林浚民萧照陈善卷四阎次平...[书籍]
阳权软伏蜂腰起。阴权砂水来相迎。切忌戌亥来照穴。鼓盆反复灾相仍。阴权坎癸贵积后。冈势磊落如流星。阳权砂水秀潮穴。龙虎抱卫公侯生。阳龙阴光砂水秀。阴阳砂拱官班荣。阳光瑶光阴权位。行龙懒缓生朱泓。阳光单行更高耸。孕生六指无猜疑。阴玄行龙...[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史部十五唐鉴史评类提要【臣】等谨案唐鉴二十四卷宋范祖禹撰祖禹字纯甫华阳人嘉祐八年进士厯官龙图阁学士出知陜州治平中司马光奉诏编辑通鉴祖禹为编修官分掌唐史以其所自得者着成此书上自髙祖下迄昭宣撮取大纲系以论断为卷十二元祐初为著作佐郎表上之后吕祖谦注之分为二十四卷是书极为伊川...[书籍]
南史起公元四二○年(宋武帝永初元年),终公元五八九年(陈后主祯明三年),记述南朝宋、南齐、梁、陈四个封建政权共一百七十年的历史。北史起公元三八六年(北魏道武帝登国元年),终公元六一八年(隋恭帝义宁二年),记述北朝魏、北齐(包括东魏)、周(包括西魏)、隋四个封建政权...[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