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錢儀吉棠湖詩稿跋:「(棠湖詩稿)蓋成於端平初元,金亡之歲,時年五十有二。」錢氏所云與岳珂自述正合,因以推定岳珂的生年。】主要生活在宋光宗、寧宗、理宗三朝,曾先後出任管內勸農使,嘉興知府、戶部侍郎、淮東總領兼制置使等職。他長於經學,工於詞章,著述極富,流傳至今的...[书籍]
御制题絜斋毛诗经筵讲义(宋)袁燮撰讲义要当重切磋絜斋不事颂辞阿解经依注无为异取古诫今有足多雅颂诸篇惜巳失风南数首出重罗黍离故国三致意其奈孱王弗聴何乾隆乙未仲夏钦定四库全书经部三絜斋毛诗经筵讲义提要臣等谨案絜斋毛诗经筵讲义宋袁燮撰燮字和叔庆元府鄞县人絜斋其自...[书籍]
如《淮南萬畢術》、《廣志》、《南越志》、《南裔異物志》、《會要》、《靈枝圖説》、《陳藏器本草》、《唐韻》、《郭縁生述征記》、《臨海異物志》、《陶朱公養魚經》、《名苑》、《毛詩義》、《船神記》、《字林》、《廣州記》、《扶南傳》諸書,今皆散佚,藉此畧見一二。即所引《張...[书籍]
《書錄解題》、郡齋《讀書志》俱載李格非撰,惟毛晉《津逮祕書》題曰“華州李廌”。考邵博《聞見後録》第十七巻内,全載此書,不遺一字,實標“格非”之名,同時之人不應有誤。知“毛晉之誤題”審矣。王士禎《居易録》記是書前有“紹興中,張琰徳和序,首曰『山東李文叔』”云云。此本...[书籍]
年十八,遽遭割臺之痛,始學詩以述家國淒涼之感。並以時蒐集臺灣民主國文告,預儲撰史材料。日俄戰後,憤清政不修,至廈門創「福建日日新報」,鼓吹排滿。嗣報館被封,回臺主「臺南新報」漢文部。越三年,移居臺中,入「臺灣新聞」,開始撰作「臺灣通史」;因與林朝崧、賴紹堯輩創櫟社,以道德...[书籍]
古詩十九首:組詩名。漢無名氏作(其中有八首《玉台新詠》題為漢枚乘作,后人多疑其不確)。非一時一人所為,一般認為大都出于東漢末年。南朝梁蕭統合為一組,收入《文選》,題為《古詩十九首》。內容多寫夫婦朋友間的離愁別緒和士人的彷徨失意,有些作品表現出追求富貴和及時...[书籍]
本書(一冊七○面四二、○○○字)包括兩種詩集:一曰「如此江山樓詩存」、一曰「四香樓少作附存」,合稱今名。作者王松,其事略已詳第三四種「臺陽詩話」篇。所著「如此江山樓詩存」,初題「如此江山樓焚餘稿」,刪訂於割臺後之翌年;後續有補充,以「五十初度」為殿...[书籍]
本書(一冊七○面四二、○○○字)包括兩種詩集:一曰「如此江山樓詩存」、一曰「四香樓少作附存」,合稱今名。作者王松,其事略已詳第三四種「臺陽詩話」篇。所著「如此江山樓詩存」,初題「如此江山樓焚餘稿」,刪訂於割臺後之翌年;後續有補充,以「五十初度」為殿...[书籍]
本書(一冊一八二面一○九、二○○字)分五卷、附「詩餘」一卷,林朝崧撰。朝崧一名俊堂,字癡仙,自號無悶道人;臺灣(今臺中)人。年二十一,值清光緒二十一年(乙未)割臺之變。後遂避亂桐城,轉徙申江;遍歷名山大川。既返故山霧隱,肆力於詩。當光緒二十八年時,倡設櫟社,更集諸...[书籍]
所著詩文,各以其晚年所築北郭園名之;其子如梁合校刊行,題曰「北郭園全集」。「全集」凡十卷,有「文鈔」一卷、「詩鈔」五卷、「制藝」及「試帖」各二卷。本書取其「詩鈔」五卷,共得各體詩三百五十五首。至其「文鈔」一卷原有文五篇,選其「勸和論」、「北郭園記」...[书籍]
所著有「寄鶴齋詩集」、「古文集」、「駢文集」、「詩話」、「八州遊記」、「八州詩草」、「中西戰紀」、「中東戰紀」及「瀛海偕亡記」等書,都百餘卷。此記敘割臺抗日事,上卷自當年三月馬關款成後臺灣建號民主國,訖九月臺南劉永福敗。又作者在民國十年有遊祖國之計,曾將無...[书籍]
本書正文為一首古詩,長達一千零二十七字;詠自甲午戰後割讓臺、澎至臺民抗日失敗,悽愴感慨,充分宜達故國山河之沈痛。箋釋之文,除引據舊籍以明詩中所用典故之外,並采取「中日戰輯」及「中東戰爭始末」所記指陳事實。書末,今附錄古今體詩七十一首,乃選自曲阜魯陽生(孔廣...[书籍]
【史記儒林傳】韓生推詩之意,而爲內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閒殊,然其歸一也。又少也。【顏延之庭誥文】選書務一不尚煩密。【何承天答顏永嘉書】竊願吾子舍兼而遵一也。又【增韻】純也。【易繫辭】天下之動貞夫一。【老子道德經】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书籍]
逢甲字仙根,號蟄仙,又號仲閼;以詩文常署倉海君,故人稱「倉海先生」。祖籍廣東鎮平,至曾祖始遷臺灣,定居彰化。清光緒己丑(十五年)成進士,點工部主事,告假回里。甲午(二十年)中日戰起,在籍督辦團練,稱義軍。次年,割臺議定,以力爭無效,乃與臺人士倡「民主」之說,建臺灣民主國,...[书籍]
金埴在文學上有較深的造詣,是一位詩人。年青時去北京看望他的父親,做了八首燕京五月歌,曾以後生晚輩謁見當時的詩壇領袖王士禛,頗受到賞識,稱他為「後進之秀」。金埴通說文,精文字聲韻之學,仇兆鼇請他校訂過杜詩詳注中的文字聲韻。他還參加過編修兗州府志的工作。不下帶...[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