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学术概论
通玄秘术。唐沈知言撰。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书籍]
《斫琴术》灰法琴之漆灰,以鹿角灰为上,牛骨次之,或杂以铜鍮等屑尤妙。第一次灰粗而薄,候乾,用粗石略磨;第二次中灰匀而厚,候乾磨过;第三次用细灰,要平匀,候乾,用水磨,或用油磨;次,细灰纬邉,作稜角,候乾磨过;第四次灰补平候乾,用无沙细砗,长一尺许,用水揩模,有不平处,以灰...[书籍]
清军南下,黄宗羲回到浙江,召募义兵,组织抗清武装斗争。但不久兵败,被悬赏缉捕,只得隐伏山林。直到清政权基本稳定,放松了对沿海知名抗清人士的禁令后,才回到家乡,着书讲学。康熙十七年,清政府诏徵博学鸿儒,未几,又开设明史馆,以此...[书籍]
陆桴亭论小学(明清)陆世仪撰古者八岁入小学,十五入大学,此自是正理。然古者人心质朴,风俗淳厚,孩提至七八岁时,知识尚未开。今则人心风俗远不如古,人家子弟,至五六岁已多知诱物化矣。又二年而始入小学,即使父教师严,已费一番手脚,况父兄之...[书籍]
本书将中风病的病理、诊法及治疗等有关问题分为18论进行讨论,反映了上自《内》《难》,下迄清代的重要学术论点。并附医案数则。现有《三三医书》本。[书籍]
导言吾国先哲精研史学者,以刘知幾、章学诚二氏为最著,刘氏《史通》外篇,有《史官建置》、《历代正史》两篇,所论自上古迄唐初之史学源流演变,即中国史学史之滥觞也。章氏曾仿朱彝尊《经义考》之例,撰《史籍考》,寻其义例,盖欲藉乙部之典籍,明...[书籍]
《论衡》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无神论作品。作者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人,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三年公元27年,卒于和帝永元年间约公元100年前后。王充高祖有军功封侯,后来家道衰落,以农桑为业,自称出身于“孤门细族”。少时好学,青年时游学京师洛阳,师事班彪。家...[书籍]
“元气”,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指产生和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元,通“原”,“始也”(《说文》),指天地万物之本原。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元气学说是人们认识自然的世界观,其产生可追溯至老子之道”,基本形成于战因时期宋钅开尹文的“心气说...[书籍]
医学传灯清陈歧自叙医者意也。以我之意。揣病之情。始终洞悉。然后可以为医。但天下之意有有本之意。有无本之意。无本者师心自用。未尝有所闻见。妄而不可为训也。有本者得之师资。鉴之往昔。论一症。订一方。皆有上下千古之识。不敢以己意为臆逆也。然而几此亦甚难矣。晋朝以...[书籍]
学治识端(清)徐寿兹撰●目录序自序上蔡县观风告示严禁借命讹诈示勘验命盗繇官捐发经费禀谕各房受理词讼随到随审示县民吴合羣殴伤姜丙亭受惊触犯疯狗咬伤旧疾毒发身死案延巳久请将吴合羣保释以省冤滥禀津贴捕厅札疏浚上蔡县城濠并修复水洞碑记勘办遂境各河及应堵筑情形恳请另行委员勘...[书籍]
医学指归清赵术堂序余自服官以来,三令兴化,每接士大夫,必询其人之孝友者及仁浓端谨者,期以为风俗倡。又以其地数有水患,人多病湿,思得良医起其病,众咸以双湖赵君对。已而因微疾,见其人恂恂然恭且谨。及其论脉络分寸,如洞见五脏结,冠一时歧黄家。乃知君故高邮...[书籍]
著《初学》、《有学》二集。○尚书天资过人,学殖鸿博。论诗称扬乐天、东坡、放翁诸公。而明代如李、何、王、李,概挥斥之;馀如二袁、钟、谭,在不足比数之列。一时帖耳推服,百年以后,流风馀韵,犹足詟人也。生平著述,大约轻经籍而重内典,弃正史...[书籍]
共收其评论文章九十九篇。上卷为经络脏腑、脉、病、方药,下卷则治法、书论(并各科)、古今。[书籍]
医学妙谛清何其伟序医者意也,意之所注,往往如期而中。夫医之书多矣,自神农尝百草疗病,而后歧伯之刀圭,伊芳尹之汤液,暨乎汉唐,历宋元明,以迄于今,医书增至千百余种。神明变通,悉可随机而应。第卷帙繁多,学人限于知识,如何口诵心维,此医书之所以难得佳本也。青浦何...[书籍]
王芗斋谈拳学要义大成拳宗师王芗斋名重南北,素为全国武术家所推许,最近卜居京门,为观摩拳术起见,特订每星期日下午一时至六时,在大羊宜宾胡同一号招待各界,藉以与拳学名家交换意见,使我国尚武精神日益发扬光大,意至善也。昨日记者走访王氏,与作下列之问答。问...[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