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
事兼判国子监止护军赐紫金鱼袋(臣)孙?撰夫总群圣之道者,莫大乎六经。绍六经之教者,莫尚乎《孟子》。自昔仲尼既没,战国初兴,至化陵迟,异端并作,仪、衍肆其诡辩,杨、墨饰其淫辞。遂致王公纳其谋,以纷乱於上;学者循其踵,以蔽惑於下。犹洚水怀山,时尽昏垫,繁芜塞路,孰可芟夷...[书籍]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书籍]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但考诸《孟子》,孟轲所见时君如梁惠王、梁襄王、齐宣王、邹穆公、滕...[书籍]
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昔者文公出走而正天下,桓公去国而霸诸侯,越王句践遇吴王之丑,而尚摄中国之贤君。三子之能达名成功于天下也,皆于其国抑而大丑也。太上无败,其次败而有以成,此之谓用民。吾闻之曰:"非无安居也,我无...[书籍]
《唐子西文录记》宣和元年,行父自钱塘罢官如京师,眉山唐先生同寓于城东景德僧舍,与同郡关注子东日从之游,实闻所未闻,退而记其论文之语,得数纸以归。自己亥九月十三日尽明年正月六日而别。先生北归还朝,得请宫祠归泸南,道卒于凤翔,年五十一。自己亥距今绍兴八年戊午,二十年矣...[书籍]
圣人之有天下也,受之也,非取之也。百姓之于圣人也,养之也,非使圣人养己也,则圣人无事矣。毛嫱、西施,天下之至姣也,衣之以皮倛,则见者皆走;易之以元緆,则行者皆止。由是观之,则元緆,色之助也,姣者辞之,则色厌矣。走背跋穷谷,野走十里,药也。走背辞药,则足废。故腾蛇游...[书籍]
胡子衡齐(明)胡直撰胡子衡齐序胡子之书曰衡齐,既成,而长洲令曾凤仪氏刻之,属不侫贞序焉。夫胡子何以称衡齐也?衡者平也,所以平低昂而使之当也;齐者和也,所以和诸味而使之成也。胡子之所为衡齐也,其大指曰:吾儒与他道角,吾处吾胜而求彼负,以为异端...[书籍]
《管子》二十四卷,旧本题管仲撰。刘恕《通鉴外纪》引傅子曰管仲之书,过半便是後之好者所加,乃说管仲死後事,轻重篇尤复鄙俗。叶适《水心集》亦曰,《管子》非一人之笔,亦非一时之书,以其言毛嫱、西施、吴王好剑推之,当是春秋末年。今考其文,大抵後人附...[书籍]
诫子拾遗李恕据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戒子通录》卷三唐中宗时县令,以《崔氏女仪》,戒不及男,《颜氏家训》,训遗于女,遂着《戒子拾遗》十八篇,兼教男女。令新妇子孙人写一通,用为鉴戒云。男子六岁,教之方名。七岁读《论语》、《孝经》,八岁诵《尔雅》...[书籍]
韓昭侯謂申子曰:「法度甚不易行也。」申子曰:「法者,見功而與貴,因能而受官。今君設法度而聽左右之請,此所以難行也。」昭侯曰:「吾自今以來知行法矣。」申子曰:「上明,見人備之;其不明,見人惑之。其知,見人飾之;其不知,見人匿之。其無欲,見人伺之;其有欲,見人...[书籍]
朱子年谱四巻、考异四巻、论学切要语二巻,国朝王懋竑撰。懋竑字予中,寳应人,康熈戊戌进士,授安庆府教授,雍正癸卯特召入直内廷,改翰林院编修。初李方子作朱子年谱三卷,其本不传;明洪武甲戌朱子裔孙境别刋一本,汪仲鲁为之序,巳非方子之旧。正...[书籍]
《庄子》是庄子学派的著述总集,道家的重要典籍。现存《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所作,外篇、杂篇是庄周弟子及后学所作。庄子名周,战国中期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曾做过管漆园的小吏。他追求精神自由,视名利地位如粪...[书籍]
商子秦商鞅提要卷一更法第一垦令第二农战第三去强第四卷二说民第五算地第六开塞第七卷三壹言第八错法第九战法第十立本第十一兵守第十二靳令第十三修权第十四卷四徕民第十五刑约第十六亡佚赏刑第十七画策第十八卷五境内第十九弱民第二十御盗第二十一亡佚外内第二十二君臣第二十三禁使第二十四慎...[书籍]
吴子战国吴起卷上图国第一料敌第二治兵第三卷下论将第四应变第五励士第六图国第一吴起儒服以兵机见魏文侯。文侯曰:“寡人不好军旅之事。”起曰:“臣以见占隐,以往察来,主君何言与心违。今君四时使斩离皮革,掩以朱漆,画以丹青,烁以犀象。冬日衣之则不温,夏日衣之则不凉。为长戟二丈四尺...[书籍]
荀子曾经对邓析作出批评,《荀子?非十二子》谓其:“不法先王,不是礼义;而好治怪说,玩绮辞。甚察而不惠,辩而无用,多事而寡功,不可以为治纲纪。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是惠施、邓析也。”《汉书艺文志》将邓析列入名家。目前流传的《邓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