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同书(1723年~1815年),清代书法家。字元颖,号山舟,晚年自署不翁、新吾长翁,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大学士梁诗正之子。梁同书于乾隆十二年(1747)中举人,十七年特赐进士,官侍讲。著有《频罗庵遗集》。梁同书家学渊源。他习书60余年,久负盛...[人物]
周法尚(556~614年),字德迈,汝南安成(今河南省汝南县)人。隋朝时期将领,定州刺史周炅之子。果敢勇毅,颇有气概,好读兵书。初仕陈朝,屡立战功,迁散骑常侍、齐昌郡守,封山阴县侯。遭到长沙王陈叔坚谗言陷害,率众投靠北周,授开府仪同大将军、顺州刺史,封归义县公,大...
法真(100年-188年),字高卿,右扶风郡郿县(今陕西宝鸡市眉县)人。东汉时期名学者,南郡太守法雄的儿子。他对于诸子百家经典以及谶纬之学都颇有造诣,以清高而著称。于中平五年去世,时年八十九岁。东汉时期学者
何法盛,南朝宋人。官至湘东太守。著有纪传体《晋中兴书》78卷,记东晋一代事迹。南朝宋湘东太守
竺法潜(286年-374年),又称竺道潜、竺法深,俗姓王,琅琊人,晋朝丞相王敦之弟,中国东晋高僧,名士。竺法潜出身贵族,十八岁时出家,师事中州刘元真。晋怀帝永嘉初年(307年),竺法潜为躲避战乱,南下江东。建武、太兴时期(317年-321年),德高望重的竺法$##...
竺法汰(320年—387年),东莞人,少与道安、竺法雅等师事佛图澄。佛图澄圆寂后,法汰以师礼事道安。道安避难至新野,即命法汰下京。法汰与弟子昙一、昙二等二十四人,沿长江东下。途中因疾停阳口,道安遣慧远前来问疾。东晋高僧
鸠摩罗什尚未来到中国以前,中国佛教初期最伟大的译经家就是竺法护。大乘佛教最重要的经典《法华经》,即竺法护以《正法华经》为题译出,而流布于世。罗什以前,到中国的译经师虽然很多,但以译经部数来看,竺法护的成绩最为可观。敦煌菩萨
创华严宗法界缘起理论,被尊为华严宗第三祖。有《华严探玄记》、《般若心经疏》等。[人物]
陈岳书(1900—1971),平阳钱库大树下村(今属苍南新安乡)人。1923年在上海三友实业社工作。当年被派往新加坡推销中国货。不久,和金天放等发起创办温州旅星洲同乡会(后改新加坡温州会馆)并任副会长。1925年在新加坡创办上海书局。抗日战争中多方募款、献金,支援抗战。1947年以后,接办...
翁同书(1810—1865年)字祖庚,号药房,又号和斋,江苏常熟人,翁心存长子,翁同龢兄。清朝大臣。道光二十年(1840年)进士,授了翰林院编修,曾任贵州学政,詹事府任少詹事。清朝大臣
曾麟书(1790年10月9日~1857年2月4日)派名毓济,字竹亭,祖籍湖南衡山县白果,出生于湘乡县荷塘(今双峰县荷叶镇)。初为山乡塾师,43岁时参加第17次县试,才考中秀才。曾玉屏的长子
沈法兴(?—621年),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隋末唐初割据势力。初任吴兴郡守。义宁二年(618年),宇文化及弑杀隋炀帝,沈法兴于是以诛讨宇文化及为名起兵,拥兵六万,不久占据长江以南十几个郡。武德二年(619年),自称梁王。武德三年(620年),李子通渡江,占领京口(...
思行法(1374年—1416年),明代云南麓川傣族首领。麓川平缅军民宣慰使思伦法之子。明代云南麓川傣族首领
元法僧(454年~536年),字法僧,河南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鲜卑族。北魏宗室、叛臣。道武帝拓跋珪玄孙,江阳郡王拓跋钟葵之子。起家太尉(元继)参军,累迁益州刺史。党附权臣元乂,出任徐州刺史、坐镇彭城。普通五年,趁着魏室大乱,悍然称帝,为安乐王元鉴所败。归顺梁武帝,...
田书:齐国人,妫姓,田氏,名书,字子占,田无宇的儿子,因田氏出自陈氏,故又名陈书。昭公十九年(公元前523年)与齐国帅高发一起讨伐莒国。艾陵之战中被吴国俘虏。中国-春秋时期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