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相如
司马颖(279-306),字章度,司州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晋武帝司马炎第十六子,晋惠帝司马衷、晋怀帝司马炽的兄弟,晋愍帝司马邺的叔父。《晋书》卷59列传第二十九中将他和另外7个宗室藩王合传,故有“...
司马朗(171年—217年),字伯达,河内郡温县人,东汉末年政治家,“司马八达”之一。司马朗年少时就表现得很有见识,汉末动乱之际,受父命带领家属逃离董卓,又迁往黎阳,成功躲避战乱。曹操任司空后,司马朗被辟为司$#...
晋惠帝司马衷(259年-307年),字正度,晋武帝司马炎次子,母武元皇后杨艳,西晋第二位皇帝,290年-307年在位。在位17年。司马衷于267年被立为皇太子,290年即位,改元永熙。他为人痴呆不任事,初由太傅杨骏辅政,后皇后贾南风杀害杨骏,掌握...
司马伦(?—301年4月13日),字子彝,晋宣帝司马懿第九子,晋景帝司马师、文帝司马昭异母弟,晋武帝司马炎的叔叔,母柏夫人,西晋宗室,八王之乱中的八王之一。司马伦在曹魏时封安乐亭侯,后进封东...
司马楙(?―311年),字孔伟,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三弟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孙,义阳成王司马望第四子,晋武帝司马炎的堂弟,西晋宗室、诸侯王。司马楙初仕曹魏,担任参相...
司马曜(362年—396年),字昌明,中国东晋第九任皇帝(372年—396年在位)。他是晋简文帝司马昱第六子,母为李陵容。司马曜四岁时被封为会稽王,372年晋简文帝驾崩前夕被立为皇太子并继承皇位,时年十一岁。最初由大司马桓温辅政,3...
司马兴龙(451年~490年),字兴龙,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北魏时期官员,西晋太傅陇西王司马泰八世孙,北齐太尉司马子如的父亲。孝文帝时期,凭借门荫入仕,累迁鲁阳太守。为政清静,颇有政绩。太和十四年,病逝于朔州,时年四十岁...
晋太宗简文皇帝司马昱(320年―372年9月12日),字道万。晋元帝司马睿幼子,东晋第八位皇帝。历仕元、明、成、康、穆、哀、废帝七朝,先封琅玡王,后徙封会稽王,历任散骑常侍、右将军、抚军将军等职。穆帝即位后,由太后褚蒜子临朝听政,司马昱升任抚...
司马道子(364年-403年2月3日),字道子,河内温县人。东晋宗室,东晋晚期权臣。晋简文帝司马昱第七子,晋孝武帝司马曜同母弟,母李陵容。初封琅邪王,后徙封会稽王。司马道子在孝武帝朝是与皇室血缘最近的一支,在当时被委以...
司马悝,司马羕之子。因司马肜的嗣子司马禧陷于石勒,司马睿令司马悝过嗣司马肜。早亡,谥“殇”。东晋宗室,梁殇王
司马殷(?-275年11月7日),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孙,贞世子司马邕第四子,司马崇、司马隆、司马承、司马敦的兄弟。266年,司马殷的八叔...
司马郁,秦献王司马柬的嗣子,本司马允之子,因司马柬无子过继为后,嗣秦王。后与生父司马允、汉王司马迪被叛军杀。永宁二年,追谥悼。秦王司马柬嗣子(本司马允之...
司马颙(?―306年),字文载,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三弟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孙,太原烈王司马瑰之子,晋武帝司马炎的堂兄弟,西晋宗室、八王之乱中的八王之一。司马颙初袭封父...
谯敬王司马恬(?-390年2月26日),字元瑜,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之弟中郎司马进玄孙,谯刚王司马逊曾孙,谯愍王司马承之孙,谯烈王司马无忌之子,晋朝宗室、将领。官至镇北将军...
司马蕤(?—301年),字景回,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晋文帝司马昭之孙,齐献王司马攸长子,晋武帝司马炎之侄,西晋宗室。出继叔父辽东王司马定国,封辽东王。太康四年(283年),改封东莱王。后历任步兵校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