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外传
周妃(210年或之前—?),一说本名周彻。周妃出身庐江周氏,周瑜独女,相传其生母为东吴美女小乔,因嫁孙登为太子妃,故称周妃。周瑜英年早逝,其遗孤都得到孙权厚遇,除却她本人在黄武四年(225年)嫁予太子外,兄长周...
曾易占(989年-1047年),字不疑。江西南丰人。曾致尧第五子。曾巩之父。累官太常博士,赠光禄卿。天圣二年(1024)进士。历太子中允、太常博士。知如皋、玉山、信州三县,刚正不阿,政绩斐然。由于他儿子曾布得以富贵,荫补太庙斋郎,封鲁国公。景祐四年(1037),后因遭人诬陷,坐法失官,配...
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庄周因崇尚自由而不应...
蔡传,宋,仙游人,襄仲子旬之子,字永翁,旬早世,及襄卒,朝廷庭录其孙。宋代人物
胡传(1841年-1895年8月22日),原名守珊,字铁花(一字守三),号钝夫,安徽绩溪上庄人,清代官员、爱国人士。曾受业于扬州著名经师刘熙载门下,研习经史,“是一位学者,也是一个有理想意志,有治理水平的人”(胡适语)。在民族救亡图存的使命感召唤下,他关心时局、钻研地理,注意到帝俄边...
易蘩,字南蘋,湘乡人。山西岢岚知州吴光熊室。有《景惠室诗存》。[人物]
张易之(?—705年),定州义丰(今河北安国)人,行五人称五郎,白皙貌美,兼善音律歌词。初以门荫迁为尚乘奉御。武则天临朝,太平公主荐易之弟昌宗入侍禁中,昌宗复荐易之。深得武则天的恩宠。神龙元年(705年)正月十二日,张柬之、崔玄暐等大臣趁武则天病重发动神龙革命,...[人物]
外有《谱陶》一卷,补本传之缺略,《读陶》一卷,表生平之笃好,并行于时。[人物]
易重,宜春(今江西宜春)人。字鼎臣。生卒年不详。公元845年(唐武宗会昌五年)乙丑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二十七人。复试落第七人。考官:左谏议大夫陈商。该科榜发时张濆为状元,易重名列第二,进士及第二十七人。名士、举子皆以为此科取士不公,议论纷起。易重善诗,尤工文,...[人物]
罗周敬(905-937),字尚素,邺王绍威之弟三子也。绍威,《梁书》有传。周敬幼聪明,八岁学为诗,往往传于人口,起家授检校尚书、礼部员外郎。五代时期官吏
易社强(JohnIsrael,1935年-),西南联大荣誉校友。早年就读于威斯康辛大学、哈佛大学。师从费正清教授,现为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
周通,《水浒传》人物,青州人,绰号"小霸王“早先在桃花山落草为王。因外表酷似项羽,人称“小霸王”,使一杆走水绿沉枪。上梁山后,周通被封为马军小彪将兼远探出哨头领第十六名,排梁山好汉第八十七位,星号地空星。征讨方腊时,周通阵亡。死后追封:...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周公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奠基人。&nbs...
刘铭传(1836年9月7日—1896年1月12日),字省三,自号大潜山人,因排行第六、脸上有麻点,人称刘六麻子,安徽合肥(今肥西大潜山麓)人。清朝名臣,系台湾省首任巡抚,洋务派骨干之一。1864年,授直隶提督。无锡之战中,率中路淮军俘太平军黄子隆以下两万余人。先后于黄陂、潍县、寿光等地败东...
少好学,诗效白居易。真宗天禧三年进士。仁宗庆历元年任御史台推直官、秘书丞,八年为尚书屯田员外郎,知光化军事。官至太常少卿。详于吏治。后归,优游林泉十六年。苏辙为宛丘博士,常与之游。与晏殊相知尤深。[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