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
易重,宜春(今江西宜春)人。字鼎臣。生卒年不详。公元845年(唐武宗会昌五年)乙丑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二十七人。复试落第七人。考官:左谏议大夫陈商。该科榜发时张濆为状元,易重名列第二,进士及第二十七人。名士、举子皆以为此科取士不公,议论纷起。易重善诗,尤工文,...[人物]
易社强(JohnIsrael,1935年-),西南联大荣誉校友。早年就读于威斯康辛大学、哈佛大学。师从费正清教授,现为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
易龙,字体乾。鹤山人。明孝宗弘治十四年(一五〇一)贡生。事见清乾隆《鹤山县志》卷九。[人物]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人物]
应世祖忽必烈召入王府,条上经国安民之道数十事。及世祖即位,为翰林侍读学士。中统元年,使宋议和,被贾似道扣留,居真州十六年方归。旋卒,谥文忠。为学务有用。及被留,撰《续后汉书》、《易春秋外传》、《太极演》等书,另有《陵川文集》。[人物]
项经(1452~1529),字诚之,号怡庵翁,浙江嘉兴人,明朝刑部尚书、兵部尚书项忠之子,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官至江西右参政。明朝江西右参政
易祓(1156年—1240年,汉语拼音yìfú)字彦章,一作字彦伟,又作彦祥,号山斋,湖南长沙宁乡县巷子口镇巷市村人。南宋中后期著名学者,为孝宗、宁宗、理宗三朝重臣,与同郡汤璹、王容并称“长沙三俊”。与著名词人姜夔“折节交之”。著有《周易总义》二十卷、《周官总义》三...[人物]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人物]
田从易,生平事迹不详,与盛度有交。[人物]
郝经(1223—1275)元初名儒。字伯常,祖籍泽州陵川(今山西陵川),生于许州临颖城皋镇(今河南许昌)。幼遭金末兵乱。金亡后迁居河北,家贫好学,被守帅张柔、贾辅延为宾客,教育诸子,得读两家藏书。曾从学赵复,研习程朱之学。蒙哥汗三年(1253)初,应召对忽必列言治国安民之道,深得赏识...
李经述(1864-1902),字仲彭,号澹园,安徽合肥人。是李鸿章的次子也是嫡长子(李鸿章四十时膝下无子,长子李经方本是鸿章六弟昭庆之子,后过继给李鸿章),传说李经述因父亲去世悲痛万分,孝心过重,吞金而死。清末历史人物
杨经(271—299年),字仲武,荥阳宛陵(今河南新郑,一说安徽宣城)人。西晋书法家,其擅长草书与隶书,书法与其父祖齐名,合称“书法三杨”。中领军肃侯之曾孙,荆州刺使戴侯之孙,东武康侯之子。西晋孝子
宋邵武人,字叔异,一作叔易。李纲弟。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八年除校书郎,九年,致仕。朱熹称其解书甚好,亦善考證。[人物]
周经(1440—1510年),字伯常,号松露,天顺四年(1460年),考中进士。为庶吉士,授检讨职。成化年间,历任侍读、中允等官职,侍奉东宫太子即后来的孝宗,弘治二年(1489年),提升礼部右侍郎,正德三年(1508年)任礼部尚书。正德五年(1510年)三月去世,终年七十一岁。赠太保,赐谥号文端...
曹经,宋朝人,字清甫,休宁人。幼颖悟,八岁能通诵五经,咸淳戊戌殿试丙科,授迪功郎,昌化县主簿,博学知名,撰《文献通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