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春秋
子印(?--前578年)姬姓,印氏,名舒,字子印,又称公子舒,谥悼子,是郑穆公之子,子张之父,郑国七穆之一印氏的始祖。春秋时期郑国七穆之一印氏的始祖
高石子,春秋战国时期人,生卒年不详,身份为墨家“墨辩”。是墨子的学生,深受墨子欣赏,是墨子一位得意的学生曾推荐去卫国做官,官至卿。后因卫君不用献言,放弃俸禄回到齐国跟随墨子。春秋战国时期墨家“墨辩”
公子嘉,春秋时代齐国的公子。父亲是齐景公。齐景公之子
子臧,姬姓,名欣时(一作喜时),春秋时期曹国公族,曹宣公之子,著名节士,有让国之贤。曹宣公死后,公子负刍杀太子自立,是为曹成公,各国诸侯和曹国人都认为新立的曹君不义,晋国抓住曹成公,想要让周天子立子臧为曹君,子$#...
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
公孙子都,春秋时期郑国人,原名公孙阏(yān),本姓姬,周室郑桓公子孙,字子都,是郑国的宗族子弟(郑国贵族)。春秋时期郑国公子
昭子(春秋鲁昭公四年、鲁昭公十年),叔孙豹之庶子。昭子又曰叔孙婼(昭二十五年),又曰叔孙昭子(鲁昭公二十五年),又曰叔孙(鲁昭公二十三年、二十四年)。叔孙豹之庶子
公子纠(?~前685年),春秋时期齐国人。齐僖公之子,齐桓公之兄。齐桓公之兄
驷子阳(?-前398年),姬姓,驷氏,字子阳,为春秋战国时期郑国执政,任郑国相邦。
子辛(?-前568年),芈姓,熊氏,名壬夫,字子辛,又称公子壬夫,楚穆王之子,公子侧(子反)之弟。初为右尹。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对小国索求无厌,导致了陈国背楚从晋。后被楚共王处死。楚令尹
晏殊【yàn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人物]
蔡元侯为春秋诸侯国蔡国君主之一,他为蔡声侯的儿子,承袭蔡声侯担任该国君主,在位期间为公元前456年—公元前451年,共6年。妣晏氏,生一子,齐太,元侯卒,子齐太立,为蔡侯齐。春秋诸侯国蔡国君主之一
小戎子,东周春秋时期人。晋献公妾氏,生子夷吾,也就是后来的晋惠公。晋献公的妾室
公子地(?-?),子姓,名地,是宋元公的儿子,宋景公的弟弟,母弟辰、公子褍秦的哥哥。春秋时期宋国公子
郑子亹[wěi](?-公元前694年),姬姓,郑氏,名亹,春秋时期郑国第六位第七任君主。郑庄公之子,故称公子亹,郑昭公和郑厉公之弟,郑子婴之兄。公元前695年,高渠弥射杀郑昭公,拥立公子亹为君,史称郑子亹。公元前694年,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