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桓
桓修(?~404年),字承祖,谯国龙亢(今安徽省怀远县龙亢镇)人。东晋时期将领,车骑将军桓冲第三子。娶晋简文帝之女武昌公主,历任吏部侍郎、左卫将军,迁中护军。桓玄执政,以为右将军、徐兖二州刺史、假节,进位抚军将军,加散骑常侍。桓玄篡位,以为抚军大将军,...
年二十五拜安东中郎将,与陆逊共拒刘备伐吴,刘备军甚重,孙桓分兵夷道攻备前锋,为被所困,孙桓乃固守,及陆逊计施,孙桓率众当先,奋命杀敌,刘备大败逃,孙桓斩上夔道,扼要径,刘备逾山越险仅单骑得逃,孙桓以功拜建武将军,封丹徒侯,调牛渚,督修横江坞...
桓石绥(?-410),征西大将军桓豁之子,大司马桓温之侄,桓楚武悼帝桓玄从弟,谯国龙亢(今安徽省怀远县西龙亢镇北)人,东晋末期将领。桓玄败死后仍持续抵抗东晋,终失败被杀。
桓荣(生卒年不详),字春卿。沛郡龙亢县(今安徽省怀远县龙亢镇)人。东汉初年名儒、大臣。桓荣少时赴长安求学,拜博士朱普为师,他刻苦自励,十五年不回家乡,终成学业。六十多岁时方为光武帝刘秀所赏识,被任命为议郎,入宫教授太子刘庄(汉明帝),后被授任为博士。建武二十八年(...
桓纂,荆州长沙郡临湘(湖南长沙市)人。故曹魏尚书令、安乐乡侯桓阶之弟。阶死,以其弟纂为散骑侍郎,赐爵关内侯。三国官员
桓陵(生卒年不详),字元徽,长沙临湘人,曹魏太常桓阶之孙。在晋武帝时很有名望,官至荥阳太守,卒于任上。西晋荥阳太守
朱桓(177年-238年),字休穆,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官至前将军、青州牧,假节,封为嘉兴侯。有一子朱异。孙权统事后,朱桓成为余姚长,为当地人民解决瘟疫,又招募士卒,讨伐当地山贼,所到之处,山贼都平定。后来代替周泰成为濡须督。夷陵之战后,曹仁率领...
桓伊(生卒年不详),字叔夏,小字子野(一作野王)。谯国铚县(今安徽濉溪)人。东晋将领、名士、著名音乐家,镇南将军桓宣族子,其父桓景,曾任丹阳尹。桓伊少有武干,性标悟简率,历任大司马参军、淮南太守、历阳太守、督豫州之十二郡及扬州之江西五郡军事,...
桓焉(?~143年),字叔元,沛郡龙亢县(今安徽省怀远县龙亢镇)人。东汉大臣,太常桓荣的孙子,关内侯桓郁的儿子,“谯国桓氏”先祖。精通经学,凭借门荫入仕,选为郎官,迁侍中、步兵校尉。用心教导太子刘保,出任太子太傅、光禄大夫、太常卿。汉顺帝即位,拜太傅、录...
桓嗣(生卒年不详),字恭祖,小字豹奴,谯国龙亢县(今安徽省怀远县龙亢镇)人。东晋时期大臣,太尉桓冲长子。桓嗣少有清誉,拜都督荆州之三郡豫州之四郡军事、建威将军、江州刺史,莅事简约,转西阳、襄城二郡太守,镇守夏口,后领江夏相,卒于官,追赠南中郎将,谥号为靖。...
桓范(?—公元249年),字元则,沛国(治今安徽濉溪)人,《魏略》记沛国龙亢(今安徽省怀远县西龙亢镇北)人。曹魏大臣、文学家,画家,有文才,善丹青。建安末入丞相府,与王象等共撰《皇览》。延康元年(公元220年)为羽林左监。明帝时曾任中领军、尚书、征虏将军、东中郎将、兖州刺史等。...
桓石民(生卒年不详),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人。晋朝重要将领,宣城内史桓彝之孙,征西大将军桓豁之子,冠军将军桓石虔之弟。其妻为谢安兄长谢奕的女儿谢道辉(谢道韫之妹)。桓石民历任显职,甚具名望,多番击败敌国。
桓石生(生卒年不详),桓豁子,晋朝谯国龙亢人,出身龙亢桓氏。官至前将军、江州刺史。晋朝前将军、江州刺史
桓彝(?~258年),字公长,长沙郡临湘县(今湖南省临湘市)人。三国时期东吴大臣,尚书桓胜之子。孙亮时担任尚书。太平三年(258年),反对权臣孙綝废黜皇帝,遭到杀害。三国时期东吴大臣
桓秘,字穆子,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