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淳
淳于导,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虚构人物。曹仁部下将士,操使金色大斧。他在长坂坡被赵云一个回合斩落马下。
淳安公主(1453年~?),明英宗朱祁镇女,母万宸妃。公主于明宪宗成化二年(1466年)下嫁蔡震。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十一月被加封为淳安大长公主。嘉靖中期薨逝,卒年不详。明朝公主
胡昭善长隶书,与钟繇、邯郸淳、卫觊、韦诞齐名。有“钟氏小巧,胡氏豪放”之说,世人并称“钟胡”。
周淳,南朝刘宋时期侍中,太常。晋光禄大夫、尚书仆射周顗之曾孙,东阳太守周琳之孙,骠骑谘议参军、黄门侍郎周文之子。二子:周峤、周朗。南朝刘宋时期侍中,太常
贾逸祖,字元放,邯郸(今河北省)人。好古博学,尝应宏词科,官兴化令。[人物]
廖淳,国民党元老廖仲恺之孙,廖承志同志次子。国民党元老廖仲恺之孙
东周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生于赵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名家离坚白派的代表人物。能言善辩,曾为平原君门客。他提出了“离坚白”、“白马非马”等命题。[人物]
赵胜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夫,为邯郸大夫赵穿之孙,赵旃之子,属于晋国赵氏的旁支邯郸氏。春秋时期晋国大夫
淳皇后(公元1286年—公元1344年)明仁祖朱世珍妻明太祖朱元璋母,陈氏,生四子二女,分别为朱兴隆、朱兴盛、朱兴祖及朱元璋、太原长公主和曹国长公主朱佛女。葬在凤阳的明皇陵。历史人物
朱见淳(1450年4月6日—1453年1月3日),明朝宗室,明英宗朱祁镇第四子,明宪宗朱见深异母弟,母端靖安和惠妃王氏。景泰三年五月初二日(1452年5月20日),受封许王。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逝世,谥“悼”,国除。中国明朝王族
黄淳梁(1935年一1996年),咏春拳拳学创始人。生于一九三五年夏,生于医学世家,袓父及父亲均为著名中医师。其是咏春拳一代宗师叶问赴港之后最重要的弟子之一,也是将咏春现代理论化科学化的重要功臣之一。咏春拳拳学创始人
及绍亡,鹄为其子尚守邯郸。建安九年四月,曹公击鹄于邯郸,拔之。
伏膺于张伯英,兼邯郸淳之法。诸书并善,题署尤精。韦诞的书法欣赏特点是如龙盘虎据、剑拔弩张。
淳于琼(?-200年),字仲简,颍川(治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时期官吏,于汉灵帝中平五年(188)被任命为西园八校尉之一的右校尉,与蹇硕、袁绍、鲍鸿、曹操、赵融、冯芳、夏牟同列。为袁绍大将,与张郃、高览等人齐名。在官渡之战时镇守乌巢,遭到曹操的偷袭而惨败,自己也被曹操处斩。
~前228年),又称倡姬、倡后,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人,战国时期赵国国君赵悼襄王的王后,赵幽缪王的生母。中国战国时期赵幽缪王的生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