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是陕西省博物馆的一个组成部分,90年代前期陕西省博物馆新馆落成后,已辟为独立之碑林博物馆。庙内石刻为其收藏大宗之一。台南南门碑林,是我国台湾省收藏石刻的主要地点,现已收集各类碑石1000多块,成为我国三大碑林之一。翰园碑林,位于...
“抄帖”是练字过程中易犯的一个毛病,就是虽然对着帖,但只抄字,不顾间架、点画,自作主张,任意为之。这种毛病,最要不得,必须注意避免。
北朝刻石流传至今并已面世的,不下万余件,但绝大多数为无名氏所书,可谓有书无名。遗憾的是所有名家,均无墨迹传世。北朝刻石有碑版、墓志、摩崖、塔铭、造像记、幢柱刻经等多种类型。其中尤以墓志、摩崖、造像记规模最为宏大,数量最多,书法艺术成就最高。北朝刻石...
河南曲剧名伶朱六来之碑无束斋主人张鹏撰文古之伶人舞台上扮君王将相,扬纲常正气,惊世风易俗,惩创人心。其生于洛阳南郊郭大屯村,在同族昆仲行六,故名六来。青年其组织高跷社,以戏上究执政者得失,下穷闾里之厚薄。与名旦朱天水、名丑朱双奇齐名而被称为三朱。再后朱六来...
南北朝时期北方石刻多,南方石刻少,关于原因,一般归之于南方禁碑,北方不禁。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至南北朝进入了第一个鼎盛期。当时,佛教既盛行于北中国,更盛行于南中国,不仅与儒、道“三足鼎立”,且...
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被乾隆皇帝视为“三希”之首,现在存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甚至误认刀锋石泐为笔法,勉强模拟,走入歧途。此亦书道下衰原因之一。但临之欲使真书化为行书,难以实现。《赤壁赋》中,中锋与侧锋互用,细察其他书家雷同。孙过庭《书谱》指导临古:“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各取所需,从而借鉴创造。千人千面,出于自然。或以为书法新貌,已为前人创尽,是不合...
要能“背临”到十分熟练后才可换帖,但如这一家的帖不止一种,那就应仍换这一家的其它帖,等到把这个书派的几种帖都临遍,才可再换别家法帖。
\"\"临帖\"是学书者,进入书法艺术殿堂的最基本保证。创作完全是一种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带有明确审美追求的艺术活动。临帖应是对传统全面而深入的继承。也就是说,只有通过对优秀的书法作品进行临摹,研究其规律,让帖中的笔画、结体节度自己的心手,方可跨入书法艺术之门而...
媒人请帖格式和一般的结婚请柬格式是一样的,没有明显的差别,新人们在书写请帖时,注意到称谓这些就可以了。
《后汉书·窦宪传》注:“方者谓之碑,圆者谓之碣。”树碑用以歌功颂德始于秦而盛于汉。在晋代曾严禁立碑。故历来晋碑难得。唐代是我国碑刻最发达的时期,不仅内容丰富,书法上也有极高价值。
碑刻术语,碑头的通称,又名碑首。一般指碑石上端额部,多有大字碑题及边饰的额头部分。碑额一般镌刻该碑的全名,多为篆书体。
明代董其昌关于划分山水画家为南北两个派系之说。此说与山水画家师承演变的史实不尽符合,且有崇“南”贬“北”之意。明代陈继儒所说尤为明显:“李派板细,乏士气;王派虚和萧散。”明末清初画坛群起附和,形成以“南宗”为“正统”之见。
南北朝最突出的成绩是楷书,主要见于墓志碑刻当中。南朝墓志《爨龙颜碑》、《刘怀民墓志》、《肖胆碑》等,方圆并济,已在碑体书中露出楷书灵秀之风。北朝书法风范,同时显著于大批造像、碑刻与墓志当中,其面目之丰富,似又...
《碑版广例》:“开元二十五年羊愉撰景贤大师身塔记,末有碑版所详,不复多载语,后魏昌冯王新庙碑,有碑版湮灭语。后人碑版名称,殆自此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