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论
史论的构成要素包括两个必要的层面,一是历史事实,一个是对该历史事实进行的议论,而其中又以议论为主。古代的议论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通称为“论”。至此,“论”体的宗旨、风格大体确立。
孟子认为人的本心皆为善,而以学问之道求其放心并进而推其本心,是构成孟子人性论的三层递进关系。因此,无论是作为我国古代文艺批评的理论基础还是作为修身养性的方法,只有把握了孟子的人性论基础,才能做出合理的解释。但这并不妨碍其本义。孟子强调以心尚友,推心...
晚唐司空图的《诗品》,在我国古代诗歌理论和古典文论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地位十分重要。由于《诗品》是以诗的形式论诗,确有些扑朔迷离,令人难以琢磨。如果认为《诗品》解也难,说之也难,那也不过分的。首先,司空图在《诗品》中标举不同诗歌风格的同时,都包含着一种对“超...
但学术界对女性红楼梦评论的研究较为冷落,已有的研究成果很少。③上述研究者所论对象为女性题红诗及女性红楼梦续书,研究方法为个案式或个案比较式。不过此论只是周先生的推想,无充分证据。嘉庆中陈诗雯与道光中范淑的评红之作则均与阿兄有关。陈诗雯为其兄陈少海所著《红楼...
命论与生死论,是道家心性论的外在延伸。心性问题是中国哲学主要问题之一。佛教心性问题也有不少论作。正像沉默并非只是无言,弃权并非就是放弃权利。目的是预先具有的期望,是行动的动力,结果则是不期然而然的后果。而在道家,其人性论不过是其道论...
里仁街位于宣武区西南部,其得名源于《论语·里仁》篇中。仁寿路位于宣武区东南部,曾因临近仁寿寺而得名。忠恕里位于崇文区西部,临近天坛,以《论语》中的“忠恕”而得名。这些出自《论语》的北京地名,对提倡与弘扬优良的道德,培养崇高的情操,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正...
就此而论,《论语》的价值内涵是极为丰富的,其读法也是多种多样的。经学传统虽然在后来发生过某种程度的断裂,但《论语》的价值光芒并未因此而黯淡。前者注重“实事求是”,强调“六经皆史”;后者注重“义理”,强调“借经以通乎理耳,理得,则无俟乎经。”这也构成了中国经学...
收录了建国以来锡剧研究方面专业性论文的《锡剧论文荟萃》昨天正式发行,成为目前锡剧研究领域最为全面的一本论文集。《锡剧论文荟萃》由常州市文化艺术研究所、常州市地方戏剧发展研究会出品,由八十高龄的我市锡剧剧作家、音乐家孙中担任主编。全书分为剧种...
且武事之论,亦甚繁矣,要之诡变奇化,无往非势,即无往非气,势虽不类,而气归于一。夫气主于一,实分为二。而有准之于气者,皆各有所配合焉,乃论武事所不可离者,其在内也。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外三合也,此为六合。要之,未及其进;合周身而毫无关动之意,一言其进,统...
与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繁荣相适应,我国古代的书法理论也逐步发展、兴盛起来。据目前所能见到的资料,古代书论著作最早出现于汉代。随着书法艺术的成熟和兴盛,专门研究书法的理论著作便应运而生。对书法的艺术审美功能和价值作了充分肯定。
这可以说是贾宝玉形象的悖论在隐喻和象征意义上的体现。
在两个人或一群人进行学术性的批评和论述时,逻辑是维系参与者互相沟通和了解,并达至有意义的交流的唯一线索。十五年后的今天,中国的“舞蹈评论”确实有了很大进步。而恰恰在剖析的过程里,发现许多今天的所谓“舞蹈评论”,其逻辑思维的紊乱无理,还是叫我...
黑格尔之后的本体论的进步,必须要等人类对具体事物有了高级的科学研究认识之后。黑格尔以矛盾对立原则分析认识过程,认为认识是一个由知识与对象之间的差别矛盾推动的发展过程,从而消解了康德的物自体,是认识论的伟大突破。
中国文论向何处去?被文论界深深困扰着的这个问题又是与传统文论的“当代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中国文论的各种意见中,有两种极端的意见。他否认文学的社会现实性,只是提倡文学的艺术性一面。文论可分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二者,...
一中国古代以“体”论文和“文体”一词大约产生于汉魏之际。藉此可知“体”本指由“十二属”构成的人的完整身体。这一推论得到了一些古代文体论文献的直接证实。所谓“弥缝文体”,意为恰当使用虚词可使文章整体结合得更加严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