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更貌寒寝,敏语绝人,今观其书,劲险刻厉,正称其貌耳。河南固忠臣,但有谮杀刘泊一事,使人怏怏。跋王晋卿所藏莲华经凡世之所贵,必贵其难。此弊之极,遂至于周越、仲翼,无足怪者。君邓公外孙,而与当世相善,乃得而合之。跋钱君倚书遭遗教经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
学书须求古帖墨迹,模摹研究,悉得其用笔之意,则字有师承,工夫易进。书之大要,可一言而尽之。血能华色,肉则姿态出焉;然而肉生于筋骨,筋骨不立,则血肉不能自荣。历观古帖,凡长画皆平,是以行间整齐,无倾侧之患。唯李北海行书,横画不平,斯盖英迈超妙,不拘形体耳。前人评书,...
书香茶论,探讨茶文化的前世今生——叶放:茶不应成为一门显学当喝茶成为一种时髦的文化活动或营销行为,茶便脱离了轨道,失去了应有的“味道”。著名生活家、美学家叶放认为,茶是一种生活方式,体现的是茶人的生活态度,不应成为一门脱离生活的显学。学术性、国际性和生活性是本届#$...
甄鄷定六书,二曰奇字是也。增损大篆,异同籀文,谓之小篆,亦曰秦篆。始皇得次仲文简略赴急疾之用,甚喜。遣召之,三徵不至,始皇大怒。制槛车送之于道,化为大鸟飞去。邈字元岑,始为县吏,得罪始皇,幽系云阳狱中。以为隶人佐书,故曰隶书。行书即正书之小...
汉川善书传播的是“善恶报应”观念,其融会了佛道两家的因果报应思想。这种“善恶报应”观念,体现了民众的伦理道德规范和朴素的命运观。汉川善书的感情基调以悲苦为主。可见,善书艺人和观众之间的知沟,使善书艺人承担着道德启蒙和教化作用。当前,汉川善书...
米元章评蔡襄书“如少年女子,访雨寻云,体态妖娆,行步缓慢,多饰铅华。”后汉锦车冯夫人名嫽,善史书,仅见《西域传》;张伯高以书酣,身名亚皇象,仅见《抱朴子》;曹蜍、李志与右军同时,书亦争衡,其人不足称耳。有功无性,神采不生;有性无功,神采不实。
书谱》序夫自古之善书者,汉、魏有钟、张之绝,晋末称二王之妙。考其专擅,虽未果于前规,摭以兼通,故无惭于即事。子敬密拭除之,辄书易其处,私为不恶。夫潜神对奕,犹标坐隐之名,乐志垂纶,尚体行藏之趣。故可达其情性,形其哀乐。观失致一书、陈一事,造次之际,...
字格肥劲宏博,作为正书,雄秀独出,一变古法,尚肥书风推向极至,新的艺术风范、美学标准终于确立,所渭“杜诗、颜字、韩文”成为定格。
跋僧六舟藏米书老人星赋墨迹楷则至唐贤而极,其源必出八分。此《老人星赋》典型庄正,乃有六朝之方整,而兼北海、季海之宽绰稳实者。顾其真书不多见者,欲以简礼逾二王,不欲以模楷媲唐贤耳。北海书于唐初诸家外,自树一帜,与鲁公同时并驱。余习书四十年,坚持此志,...
书论中“风骨”的反复出现正是缘于具备“骨”的作品的减少。以上所引,遍及六朝书论中的重要作品,足见六朝书论中“骨”的地位。这就是“贵骨”意识孕育下中国书法中“骨”的丰赡的审美内涵和显著的艺术特征。
所谓\"会古通今\",是说王氏在今文各体书法趋于成熟阶段,能够增损钟、张古法,使今文各体书法美臻于极至,从而成为万世师表。这一对王氏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定位,十分允当。而\"情深调合\"则是对王氏书法艺术之高卓所在的总体评鉴,即感情深厚。这里,孙氏从\"天人合一...
王羲之和王献之创造了一代书风,成为千年的明镜。“二王”并称,书风堪为经典,代代相传而不衰。王羲之作为世所推崇的书圣,自有过人胆识。王羲之对草书的改革与创新,成就更大。其结体舒展,线条婉美,韵味酣足,超迈脱俗的字体立即得到了大众的认可,自此,小王...
但以行草行世,亦多非作意书,第率尔酬应耳。转笔处,放笔处,精神血气易于放过。晋、宋人书,但以风流胜,不为无法,而妙处不在法。与赵文敏较,各有短长。山谷语与东坡同意,正在离合之间,守法不变,即为书家奴耳。颜鲁公受笔法于张长史。因出锋之尤,故成藏锋之浑,此碑是...
艺概[节录]孙过庭《书谱》云:“篆尚婉而遇。\"余谓此须婉而愈劲,遇而愈节,乃可。不然,恐涉于描字也。篆书要如龙腾凤翥,观昌黎歌《石鼓》可知。或但取整齐而无变化,则椠人优为之矣。篆之所尚,莫过于筋,然筋患其弛,亦患其急。欲去两病,笔自有诀也。书之有隶,生于篆,如音之有徵,...
仓颉象山川江海之状,龙蛇鸟兽之迹,而立六书。战国政异俗殊,书文各别,秦患多门,约为八体,后复讹谬,凡五易焉,然并不述用笔之妙。力为任使,纤毫不挠,尺寸有余故也。指意用笔须手腕轻虚。或体雄而不可抑,或势逸而不可止,纵于狂逸,不违笔意也。必在澄心运思至微至妙之间,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