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是唐朝文学中最耀眼的一颗珍珠,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最高峰。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当之无愧的盛世。李白的形象一直和潇洒的侠客紧密相连,相传他总是随身佩带宝剑,高兴时挥剑作舞,愤怒时弹剑作歌。安史乱起之后,他前后两次从军,希望以一己之力效忠国家。安史之乱让半个中国沦为丘...
亦称“有形诗”。绘画的一种别称。因画意和诗情相通,故有此称。北宋宋迪有《潇湘八景图》,人谓之“无声诗”,诗僧惠洪曾为《潇湘八景图》各赋以诗,自称“有声画”,以为对举。黄庭坚《次韵子瞻于由题憩寂图》:“李侯有句不肯吐,泼墨写作无声诗。...
2010年第五届中国艺术节时新编历史剧在易俗大剧院首演,我就看过此剧。时隔一年多,今晚在易俗大剧院再次观看此剧。该历史剧《七步诗》音乐唱腔设计为国家一级作曲,省戏曲研究院张德宁。难能可贵的是,作曲在整部剧中能根据演员的条件设计出不同风格的唱腔。这么多优秀演员同...
吃喝拉撒睡,吃在第一位,看来任你是谁都是免不了“俗”的,我想,作诗也是一样吧。作诗不可无俗心,成诗不可多俗气;源于俗而不流于俗,起于俗而不随于俗。所谓的“超凡脱俗”,有“凡”才可以去超,脱俗后方可称雅。直叙生活则近俗,高于生活则近雅,脱离生活则近虚,藐视生...
江南水乡名城苏州,有桥约300多座,而被诗人墨客吟诵最多的是枫桥。这首诗成为千古绝唱,也使枫桥名声大振,中外闻名。枫桥,旧称封桥。始建于唐代,据推断距今至少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与枫桥毗邻的是寒山寺,始建于梁代,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因唐时名僧寒山在此...
由此可看出何逊当时在诗坛上的地位。齐末王室内争激烈,社会矛盾加剧,政情险恶。何逊三十六岁人仕时是齐明帝建武三年。萧梁代齐,给何逊等下层士人在政治上带来了新的希望。由此,何逊和大历十才子都生活在经过较长时问战争后的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中。
咏史诗是以历史为客体来抒写主体情志的诗歌。一是对历史人事进行叙叹时,重视事件的完整,忽视历史人物心灵的开掘,历史人物的形象模糊。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黄鸟作悲诗,至今声不亏。素车驾白马,相送易水津。无疑陶诗中荆轲的...
对全诗有如此妙用的字,古人称之为“字眼”,赞其画龙点睛之功。后宋人在评论唐诗时,始用“诗眼”一说,认为:一首好诗必有佳句,而佳句之中必有奇字为眼。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护”“送”两字为此两句诗之诗...
把《神韵集》看作王渔洋首倡“神韵”诗论的标志,已是论者的共同认识。尚宋既已成风,而其中心,恰在扬州一带。对于这些,王渔洋在扬州一带通过一年时间的游历和广泛交往,自然深有所感,《神韵集》即是对此而作出的反应。其次是王渔洋已具备了倡导个人诗论的条件,这包括观念...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写出了诗人获悉官军平定叛乱、收复失地喜讯后兴奋不已的心怀,爱国精神跃然纸上。这类内容的诗在杜甫吟酒诗中占的比重较小。其遭遇往往在吟酒诗中得到反映。诗人悲叹自己的穷困潦倒,实际上是间接地悲国破,悲民穷。再次...
由此,当时人(晚唐)称杜诗为诗史。其倡导诗缘情的观点是很明显的。唐诗传播有一特殊现象,就是唐人已经开始自选唐诗,并有明确的选诗标准。并将7首诗置于此集之首,可见对杜诗的重视。则其不选杜诗,并非有意排斥。唐代绝大...
古人论诗,便有“诗眼”之说。范温的诗话干脆以“诗眼”为名,题作《潜溪诗眼》。古人所谓“诗眼”,有的是指诗中最精妙的字。古人作诗,每每讲究“炼字”,或炼动词,或炼形容词,等等,以求炼出“诗眼”。诗的巧妙...
从文学研究立场说,主要是以史证诗。士人以继承人文创造人文和参与政治为职责。士志于道,和使天下有道,是孔子对士人品格的规定。2国身通一3,是《诗大序》对诗人品格的规定。《毛诗》是中国诗学的原始典范7。《毛诗》既注重以史证诗,又注重...
以往人们认为孔子对《诗》只有使用层面上的阐发,今据上博简《孔子诗论》则可知孔子以“情志”论《诗》,对《诗》旨也有精确允当的阐释。这里孔子再次强调了礼对《诗》的约束作用。所以孔子论《诗》常与乐相并提。以孔子对《关雎》的评价为例。其乐安...
然而,在北宋名家中,苏辙的诗可能是最少受人关注的。此后,历代的评家、选家也极少谈到苏辙诗。笔者以为,这是目前研究苏辙晚年诗的最好的起点。因此,从苏辙晚年诗的整体上看,它的特点异常鲜明,就是诗的世界的展开过程与生命延续过程的高度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