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外传
《史记·商君列传》:“今君又左建外易,非所以教也。”司马贞索隐:“左建,谓以左道建立威权也;外易,谓在外革易君命也。”王伯祥注:“左谓失正,外谓失中,故事乖常理叫‘左道’,也叫‘外道’。
事实上,《周易》的生命力恰恰源于象数。以孟喜、京房为代表的两汉易学家认为,《易》之为书是以象为主的,辞由象生,无象外之辞。但是,由于两汉象数易学片面追求象和辞的一一对应,最后流入繁琐而深为后世所诟病,直接导致了魏晋时王弼的扫象之举。...
係咁易[歇后语]
郭沫若是中国.历史学家,也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研究《周易》的第一人。应该说人类文明的信息是相通的。可是细观郭沫若的周易史观在许多地方恰恰正是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其实,把《周易》看成是卜筮之书,这不是郭沫若的一己之见,而是...
《周易》已包含着丰富的审美意识,并揭示出不少审美规律。所谓“大和”,就是阴阳对立面力量均衡无偏胜,矛盾双方处于和谐统一的状态。“和”字之用是有其确切内涵的。据统计,《彖传》言“中”者共有45处,涉及到37卦。所谓“时中”就是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随时进行调整而执...
易与天地对齐,因此可以成为天地之道。古人认为《周易》包含了所有的“道”。一阴一阳被称为道,是《周易》的哲学核心。《周易》中有句话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个简单的道理贯穿中国传统文化。我...
中国具有非常深远的善于辩证思维的传统,而《周易》则是其最初的源头。成书于西周初年的《易经》,由八卦重叠组合而形成六十四卦。在这部用来卜筮的书里,这种辩证思维的科学因素是与迷信、神话掺杂在一起的。这就象蕴含于矿石之中的美玉,由于未经剖析、琢磨...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左传》一句)[猜谜语]
古称的“易不易”和今称的“对不对立”一样,都是对内容做出的具体判断。这些,大约就是中国“周朝大义”中对人类才能教育的逻辑体制。社会的上下关系是上义下利,上道德下仁义,上官下民。后儒要灭前儒立新说,就应对儒学整体进行评说后才能进行!想实事求是、恢复历史本来面...
在《周易》中,超越于某一事物之外,或发展为事物的反面,亦属于典型的结果。尽管古史辨易学指出、纠正了经学解易的泛道德化倾向,但这些内容仍然是一个事实。他们通过不断地增进品德修养,使生命达到至善至美的境地。
年来三十过平头,笑却周郎却自羞。但得小乔歌一曲,未须辛苦向荆州。[诗词]
[摘要]《周易》除内容广博、思想深刻外,语言也很经典,是我们研究上古汉语难得的重要语料。通过对《周易》经传中反义形容词所占比例的对比研究,并结合先秦两汉其它经典著作中的相关情况,可以看出形容词反义词所占比例存在由小到大并最终占据主导地...
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他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唐代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在中国、日本和朝鲜等国都有广泛的影响,可以说是海外名气最大的诗人了。他的诗歌讽喻朝政,同时也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时间会教会人很多东西,白居...
丹砂外观是红色的。刘安立即出来迎接,老人给了他仙药,刘安吃了后成了神仙。黄金在古人所知的金属中化学性质最稳定。魏伯阳认为最重要的是铅和汞。炼丹必须掌握火候,搞炼丹术的方士认为这是特别重要的一件事情。魏伯阳改为用六十卦配一个月30天,一天两卦,说应该按照这些卦的变化来控制和调...
不少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都从《周易》中汲取思想营养,锻炼自己的辩证思维能力。阴阳相济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周易》就是六经中的核心。这告诉我们,即使是吉,也非常容易变成凶;即使是贫困得一无所有,也非常容易变成富足充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