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通义
②唐天宝元年(742)改眉州置,治所在通义县(今四川眉山县)。辖境相当今四川眉山、彭山、丹棱、洪雅、青神等县地。乾元元年(758)复为眉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眉州置,治通义县(今四川眉山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眉山、彭山、丹棱、洪雅、青神等县。乾元元年(758年)复为...
史进认师父[歇后语]
《西游补》第一回:“我们老和尚是个通文达艺之人,却又慈悲太过。”
义务授课[歇后语]
谁许你通文调武,可恶!”
一应当承认,在郭店楚简面世之前,由于资料方面的限制,楚文化史学界将楚文化认定为与中原文化分流乃至对立的文化支系,确实有其理据。5凡此种种,无疑给人以楚与诸夏种族别异的印象。楚国社会成员葬俗多用镇墓兽,这是诸夏所少见的。据此可知,殷高宗武丁之世...
“辵”是“辶”的古体,有表示运动的字义。“道”是整体世界的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是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道”是运动变化的过程,指气化等的进程。2“道”是指客观规律。它是普遍存在的、视之不见的、与物质世界不可分割的主宰万物的法则。4“道”的一种含义是指精神...
交通灯[歇后语]
通州集[歇后语]
典出《南史·江淹传》。南朝梁江淹,字文通,年轻时就很有才华。传说他晚年梦见晋张协对他说:“前以一匹锦相寄,今可见还。”江淹把几尺残锦奉还,张大怒说:“那得割截都尽。”江淹的文才从此大不如前。
我们可以根据文言常识中的通假字、古今字、同义字以及有相同部首的字来推断所要理解的实词。再如一些通假字,很多是因同音而通假,知其常用读音推测其句中含义。“丧其国”,“使国家灭亡”,故可知“亡其身”,“使他自身丧命”。如2009年高考全国卷...
史朝义(?-763年),宁夷州突厥族人,唐朝时期叛臣史思明长子。唐朝安史之乱叛将,大圣燕皇帝。唐天宝十四年(755)冬,与父随安禄山起兵,率军留守冀州、相州等地。乾元二年(759年)四月,父称大圣燕帝,被封为怀王。上元二年(761年)三月,率师攻陕城不利,为父所...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二回:“周员外,依你这许多通文达理,我道为些什么,不过要我替丈夫娶妾么!”
一时义在烟溪上,千古名芳太史文。[诗词]
一时义在烟溪上,千古名芳太史文。[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