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询
唐朝书法家欧阳询,字信本,潭州临湘人。隋时官太常博士,唐时封为太子率更令,也称“欧阳率更”。与同代另三位,并称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
随着政治地位的提高,欧阳修逐渐趋于保守。欧阳修在我国文化学术史上,可说方面广、成就大,占有重要的地位。伶官,是被授以官职的宫廷演员。晋王,指李克用,原为西突厥沙陀族首领,因在唐末参与镇压黄巢农民起义有功,被唐王朝任命为河东节度使,后封为晋王。刘仁恭...
欧阳晔,字日华,江西庐陵(今江西吉安永丰沙溪镇)人,生于南唐改元中兴后周显德五年(公元958年),卒于北宋景佑四年(公元1037年)丁丑四月九日,享年七十有九,最后终于家,系欧阳偃三子,欧阳修叔父,修幼亡父,往依之。欧阳晔于...
欧阳琮,唐代湖南长沙人,欧阳通曾孙。唐天宝年间官吉州刺史,庐陵欧阳氏始祖。唐朝官员
为了反对改革,以夏竦为首的一伙保守派官僚就正式攻击范仲淹、欧阳修是“党人”。“朋党”,指同类人因某种目的而在一起。“其”,代“朋党”,为第三人称“他们”。“忠信”,是忠诚、守信,“名节”是名誉、气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
欧阳询《化度寺碑》全称《化度寺故僧邕禅师舍利塔铭》,李百药撰文,欧阳询书,贞观五年(631)十一月刻,楷书,35行,行33字。原碑在长安(今西安)终南山佛寺,北宋庆历年间石毁后翻刻甚多。此碑书法平正清穆,丰腴悦泽。王世贞云:“化度尤精紧,深...
欧阳询梦奠帖放大图《梦奠帖》全称《仲尼梦奠帖》,纸本,25.5×33.6CM,七十八字,无款,但流传有序,曾入南宋内府收藏,钤有南宋“御府法书”朱文印记两方,“绍”“兴”朱文连珠印记,后经南宋贾似道,元郭天锡、乔篑成,明杨士奇、项元汴,清高士奇、清内府等递藏。现藏于...
欧阳观(952年-1010年),吉州永丰(今江西吉安)人,欧阳晔之兄,欧阳修之父,历任泗州、绵州推官,宋真宗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49岁的欧阳观考中进士,开始步入仕途。先后任道州(今湖南道县)判官,泗州(今安徽泗县),绵州(...
欧阳修以人情为关注对象的儒学思想,正是在这一点上与他的诗歌创作达到契合。欧阳修不断在士人生活中发觉美的意味,在表达上则更富于情韵,宋调渊雅的精神特质也已初步显露。对欧阳修来说,当务之急是复兴儒学传统,重建儒家礼乐制度的绝对权威。
欧阳偃,欧阳修祖父,具体生卒年不详,南唐时期庐陵或吉州(今江西省永丰县沙溪)人,“少以文学著称南唐,耻从进士举,乃诣文理院上书,献其所为文十余万言,召试,为南京街院判官”,后因嫡孙欧阳修“列官于朝,天子推恩,褒其三世,逢国大庆,必加...
欧阳棐[fěi](1047年—1113年),字叔弼,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欧阳修第三子,欧阳发弟。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进士。历知襄、潞、蔡州。后以坐党籍废十余年。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卒,年六十七。有文集二十卷,已佚。《宋史》卷三一九有...
春光好欧阳炯天初暖,日初长。锦江春光的确很美,唐代许多著名诗人如李白、杜甫、岑参、温庭筠、薛涛等等在居留成都时都写过不少颂扬它的优美诗章。成都四季分明,天初暖、日初长时,大好春光即已遍布锦江,各种竹木花草竞斗芬芳。因此一句“春光好”的赞颂,就不是泛指,而是特指成都...
欧阳发(1040年~1085年),字伯和,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欧阳修长子
欧阳衡(1312-1380),字师尹,江西吉水人,欧阳修十六世孙。明朝文人
欧阳修作为一代文宗,博学多才,诗、词、文创作和学术著述都成就卓著,为当时和后世所钦仰。其诗、词、古文、辞赋、四六等创作在宋代都领风气之先,艺术水平均臻于一流。他不但是作家,还是文学理论家,其散文中有许多篇章就是文论;其《六一诗话》是古代诗歌理论批评史上最早以“诗话...[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