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
在苏家,苏轼无疑是代表人物,在唐宋八大家中有实力争夺第一,而苏洵、苏辙在其中则不太出众。不过论对苏家团队崛起的贡献,苏洵是最大的。除了在家庭教育上称得上是天下父亲的典范,在自学成材上,苏洵也是后人的楷模。从苏...
车辙里的半头砖[歇后语]
车辙沟里穿秫秸[歇后语]
小苏他爹[歇后语]
苏武牧羊[歇后语]
苏州大锣[歇后语]
苏伯衡(1329~1392),字平仲,浙江金华人,祖籍四川眉山,北宋名臣苏辙之九世孙,官至翰林院编修。明朝翰林院编修
苏迟(?-1155年),字伯先(一说伯充),小名梁。眉州眉山(今眉山市)人。苏辙之子,南宋初年官员。苏迟秉承家学,工诗善文。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累迁右司员外郎。寻以直秘阁知高邮军,改知婺州(今浙江省金华市),有惠政,父老为立生祠。宋高宗建炎四年(1...
拜读苏轼后裔苏泽民的专著《苏东坡在江苏》,笔者获益颇丰,不禁追溯起驰名遐迩、誉满文坛的诗仙。46年前,奉调入蜀,在峨眉山下、岷江之畔的眉山工作达20个春秋。在大量阅读谱牒、典籍和作笔记过程中,他形成整理、编撰《苏东坡在江苏》的理念和愿望...
苏元老,公元一0七八年左右至一一二四年左右,字在廷(一作“子廷”),宋朝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苏辙之族孙。约生于宋神宗元丰元年,约卒於徽宗宣和六年,年四十七岁。苏元老幼孤力学,长於春秋,善属文。苏轼喜其为学有功,苏辙亦爱奖...
苏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
东户,西府,存新防故,穿窬生务。千载遭人唾恶,我侪原效汝。众生熙攘摇征辔,无情辈,何恤吾身碎。不辞诛,已偿辜,魂枯,真心涂满衢。[诗词]
苏洵作为北宋文坛巨匠,通过独特的家庭教育方式,培养出了苏轼、苏辙两位杰出儿子及“苏门四学士”等才华横溢的门生。苏洵注重身教重于言传,因材施教,强调修身养性,为孩子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本文将带您走进苏洵的世界,探寻他如何在家庭...
歌妙累累若贯珠,历城惟祗数苏苏。何当更唱阳春曲,为尔今宵倒玉壶。[诗词]
苏洵(1009--1066)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仁宗嘉祐元年(1056),他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