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草书中的个人性情表达,比其他书体要求更高、结合更密切、作用更明显、意义更重要。但任何事情都存在两个或更多个方面。这就是技法对个人性情表达的重要作用。博学为用,在中国书法上体现较其他艺术更甚。首先,中国书法用以表现的中国文字,本身就是内...
行草,是介于行书、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和书法风格,可以说是行书的草化或草书的行化。它是为了弥补楷书的刻板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书大约是在东汉末年产生的。行书...
狂草是在今草的基础上将点画连绵书写,形成“一笔书”,在章法上与今草一脉相承。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繁多。相传创自汉张芝,至唐张旭、怀素始有流传。张芝和张旭均被称为“草圣”。狂草最有名的代表作有唐朝张旭《古诗四帖》、唐...
清代书法家包世臣《咏执笔图》说:“全身精力到毫端,定气先将两足安”。可见只有“足安”,身体才能坐稳,利于写字稳健,便于运力。
古琴左手指法手势之图解
圣人作书祖造物,天地不得留微茫。草书有名理,盛自汉与唐。杜度埒崔瑗,狂素阶颠张。心法授受纵奇变,牢笼百态惊愚盲。譬如彼苍铸万类,物具一体无相妨。飞潜动植各有势,短长肥瘦谁能量。又如将军坐帷幄,运筹百万网在纲。韩信兵多多益善,指挥方位争趋跄。方其执笔...[诗词]
草昧荒前代,梯航本大清。龟趺蹲砥柱,鸟道辟榛荆。笑指奇莱外,闻风意已倾。[诗词]
草书所自何所授,初变楷法为章奏。当时作者最得名,崔瑗杜度张伯英。三人真迹已罕见,后来继之有羲献。笔端变化妙入神,逸态雄姿看劲健。风惊电掣浮云飞,蛟龙奋跃猛虎驰。汉晋草法千载师,张颠藏真亦绝奇。一代精艺才数辈,遗墨千人万人爱。固知顿挫出腕力,亦用飞动生神采。...[诗词]
山名兴势镇梁洋,俨有真风福此方。瘦柏握盘笼殿紫,灵泉澄洁浸花香。暂游颇爱闲人少,久住翻嫌白日忙。只向五千文字内,愿成金骨住仙乡。[诗词]
今草亦称“小草”,草书的一种,始于汉末,是对章草的革新。据史书记载,今草为东汉张芝所创,世称张芝为“草圣”。至东晋王羲之,博采众长,以《十七帖》最为著名,是历代草书之绝品。王羲之之子王献之,隋代智永,...
尽管中国书法的形式相当繁富,不胜枚举,但概而言之,从篆、隶,到行、草,万变不离其宗。他们获得了西方国家艺术界的普遍景仰,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无论东方西方,无论书法绘画,概莫能外。中国书法的各种形式的相继出现,都是创新的结果,都是书法艺术的进步...
五行相生,代表运行时顺序膨娠,五行相克,代表运行时顺序收缩,这是一个围绕中心螺旋转动开合之势。《易经》六十四卦圆图排列,是用六个层次的阴阳变化,说明这螺旋开合的变化,六十四卦最后两卦,是\"既济\"卦及\"未济\"卦首尾相接,由\"未济"
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谓义之子献之,“少有盛名,风流高迈,草隶继父之美”。②草隶,又称隶草,是隶书的草率写法,或将行草书的笔法融于隶书之中,流行于后汉至西晋间,特点是存隶意,但少顿挫,多圆转连属。但又不是严格意义上...
《金石林·绪论》:“一曰飞白,篆貌隶骨,杂用古今之法,勉作草篆,为器所使,自我作之,不得不然也。”②指以草书笔法书写的篆字。《书史会要》称:“(赵)宦光笃意仓史之学,创作草篆,盖《天玺碑》而小变焉,繇其人品已超,书亦不蹑遗迹...
李势(?―361年),字子仁,成汉昭文帝李寿长子,母李氏,十六国时期成汉最后一位皇帝,343年―347年在位。公元343年,李寿去世,李势即位,改元太和。李势在位时,骄狂吝啬,贪财好色,杀人夺妻,不理国事,残害大臣,滥用刑法,当时人人自危。公元347年,东晋大司马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