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垣史学论著选
为小朝廷留宿望,升真学士重崇班。九重银信知非远,白玉阶前一武间。[诗词]
为小朝廷留宿望,升真学士重崇班。九重银信知非远,白玉阶前一武间。[诗词]
据陈正祥教授估计,目前世界上有中国地方志著作约11000种,而见于《中国地方志综录》的至少有8000多种,其中清代约有5518种。首先,章学诚提出了方志是史,是一地区全史的观点。“史家法度”是指修志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求。而“志”为主体。志下四门...
1915年入北京中国大学攻读法律,同时供职于清史馆。1918年他曾与李大钊、周太玄、曾琦等人发起组织“少年中国学会”,翌年7月1日成立大会上,被推选为执行部主任。1936年1月因患脑溢血病逝于柏林。王光祈则认为音乐不是人类生活之外的一种现象,而是人类社会...
全国解放以后,《红楼梦》研究始终是最热门的学问,每年都有大量的研究论文发表。约略统计,自一九五二年至一九八一年三十年间,各种报刊发表的有关《红楼梦》的文章在两千五百篇以上。这两部书自然无法代表解放后《红楼梦》研究所取得的全部成果。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研究《红...
沸沸扬扬的“红学大论争”迭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红火十分。关于曹雪芹著作权的“编”与“撰”之争红学论争中最为蹊跷的是曹雪芹著作权的“编”和“撰”之争。后来发现张宜泉、周春、永忠等人的诗及脂本脂评,均证实了胡适的论断:《红楼...
然而这一新观点未能为学术界所接受。如果内篇确为庄子所著,特别象《齐物论》这样体现中心思想的代表作,司马迁不可能不加以称道。以司马迁之才识,不可能会忽视《齐物论》之价值。司马迁历举庄子诋孔之名篇,却没有提及《齐物论》,这又进一步证明《齐物...
悲哉陈与窦,谋疎功不成。其时凉州反,有人颁孝经;意欲口打贼,贼闻笑不胜。虽无补国家,尚未远人情。一变至南宋,佛行而儒名。希哲学主静,人死不闻声。魏公败符离,自夸心学精,杀人三十万,於心不曾惊。似此称理学,何处托生灵。呜呼孔与孟,九泉涕沾缨。[诗词]
在指出《通鉴注》是“经世”之著的同时,说明自己的著述也是为“经世致用”。一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规模宏大,其目的却不复杂。陈先生重视《通鉴注》“陈古证今”的功能,与他的人生选择相关。这是以胡氏被人误解为例,提醒后学应务必注意经世#$...
本文深入探讨了《资治通鉴》的文学价值,指出其不仅是一部重要的历史记录,更在文学手法、叙事艺术和思想深度上达到了极高成就,堪称文学巨著。
《方舆纪要》卷47襄城县:论城“魏武行营也。中有论事台”。
《宋史》本传称他“尤精《楚辞》,论集屈、宋以来赋咏为《变离骚》等三书。”宋陈造认为三书可能作于晁补之学力既定之后。王逸作《楚辞章句》,另于篇末加《九思》一编,为十七卷,其编次也不得而知。这是在中国楚辞学史上首次对屈原作品进行如此严谨...
自汉代以来,《过秦论》一直是历代公认的文章经典。其文本固有的史论价值与文学价值是其成为经典的基础。“经”在汉代主要指地位最高的儒家著作;“典”就是典籍。艺术经典有崇高的地位与广泛影响,而且为社会所共有,其地位和价值都得到世人的普遍认同。《过秦...
(古代还有简称“《诗经》学”为诗学,或将诗歌创作实践称为诗学的,均属例外特指。)本文所要论述的楚骚诗学,其诗学的概念内涵无疑是专指诗歌理论,这是首先必须说明的。先秦时代的诗学,在楚骚诗学建立以前,占主导地位的...
山回路转不见君(打一古史学家)[猜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