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隶碑以数量多、艺术水平高、个体风格各异以及书刻时间集中为特色。树碑立传是为了传之千古的,其要求不同于一般简牍的应用书写,书家显然是经过筛选的。这种情况表明书法风格有着地域性特色,同一地域的书法有着承传性,或便于相互影响,...
历史确实如此,在东汉汉代隶碑中,数量最多,艺术成就最高,对当代及后世影响最深最广的,是齐鲁书派。东汉时代,儒家思想已成为统治思想。朝廷以孔子之书为经,配荒诞的谶言为纬,把儒学神学化。碑制的完备和流行,大大促进了齐鲁碑刻书法的繁荣和完美。
舒同为现代最杰出的书法艺术大师之一、人民艺术家、舒体的创立者,被毛泽东称为“马背书法家”、“党内一支笔”。舒体又称“七分半书”,即楷、行、草、隶、篆各取一分,颜、柳各取一分,何绍基取半分,法度森严,气势磅礴,为世人所重。舒体...
本纪,基本上是编年体,兼述帝王本人事迹。表,是用来表示错综复杂的社会情况和无法一一写入列传的众多人物。3典志体又叫典制体,典制体史书,以典制为中心,记述历代典章制度及其因革损益。4纪事本末体纪事本末体是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
在掌握了正楷书的基础上,写得流动些,就是行书;行书再草些,就是草书。正楷学好了,再学行、草书,就比较容易了。隶书在今天主要用于装饰艺术,日常用途并不很多,在学好楷书的基础上再学也非难事。实用价值不大,就不一定要去学了...
“龙门二十品”指选自龙门石窟中北魏时期的二十方造像题记,是魏碑书法的代表。魏碑上承汉隶,下开唐楷,兼有隶楷两体之神韵。其中十九品在古阳洞,一品在慈香窟。二十品的称呼最早见于清代康有为所著的《广艺舟双楫》和方若所著的《校碑随笔》。它的书法艺术是...
纵横能为径丈书,小者针虿皆绵密。横飞直牵力千钧,盛年已入中郎室。如今垂老不轻挥,瘦臂撑拄肩崒嵂。镫下为我摹数番,古劲如镵金石质。汉后隶书谁登峰,学问无如谷口笔。珍重藏之胜藏碑,赞服作歌美非溢。[诗词]
代表作品有《孔羡碑》,又称《魏鲁孔子庙碑》、《孔羡修孔庙碑》,隶书,三国·魏黄初元年立。22行,行40字,额篆书“鲁孔子庙之碑”6字。碑在山东曲阜孔庙同文门内。碑文记魏文帝曹丕称帝后之黄初元年,诏封孔子二十一世孙孔羡为宗圣侯,以奉孔子之祀,并命扩修旧庙,设吏卒以...
与郑道昭摩崖书比较,郑书以显示泱泱儒风和入世精神为长,而此类作品则显示了气韵静穆、低眉合掌的佛相庄严。从书法角度考察,艺术成就最高的为《泰山经石峪金刚经》及“邹县四刻”。魏源以此推论《泰山金刚经》也为安道壹所书,是有道理的。在“邹县四刻”中,《铁山...
他是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医学家,兼工书画篆刻。他先学赵后学颜,其中对赵孟贬斥得很利害,甚至苛求。傅青主的书法传统功基甚厚。全祖望《阳曲傅先生事略》云(傅山):“工书,自大小篆,隶以下,无不精,兼工画”。他的小楷《千文》直追钟王,朴实古拙。其实他不仅...
我结合自己学习书法的历程,谈一点关于魏碑及《张黑女墓志铭》习、临和创作等方面的感受与探索。《张黑女墓志铭》又名《张玄墓志》。因海内孤本,故极为珍贵,现藏于上海博物馆。《张黑女墓志铭》书于北魏晋泰元年(五三一公元531年),是北魏晚期精美之作。其结体呈横势...
笔者以为,持该观点者可能是以吴昌硕晚年隶书为标准器。该作品品相不佳,通幅霉斑且伴有大量水迹,天杆脱落。按辛酉为1921年,吴昌硕时年78岁。吴昌硕幼时体弱,性格文静,又爱在室内读书写字,族中长老戏称他为乡阿姐。所以取这个斋称,约涵有返朴归真之意。吴昌硕过...
颜真卿的楷书被公认为是一种独特的书体,与欧阳询、柳公权、赵孟并列为四大家。后人学习书法时,四种书体是必须要学的,要是仅靠学习颜体成为颜体书法家几乎是不可能的。
正草隶篆(古代著作)[猜谜语]
传统书法中无“黑体”一说,但在现代美术字、印刷字体中的确有“黑体”字。它模仿12世纪后出现的拉丁手写体。黑体字的特点是:主要笔画粗壮,带有纤细笔触,字形紧聚,不用弧线。这种字体在德国和奥地利一直使用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打印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