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集注》为儒家的第二圣人--孟子,确立了地位。主张“民重君轻”的孟子被正式确立了亚圣的地位,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开明专制的时期。《孟子》共七篇,是孟轲及其弟子所著以“仁政”、“王道”为中心的儒学思想体系的集中表达。朱熹所作的《孟子集注》使之身价倍增,从子部...[书籍]
附:《四书集注》是朱熹的代表著作之一,也是四书上升为儒家经典的地位以后,诸多注解中最有权威和影响最大的一种。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原籍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县,从他父辈起,居住福建南剑今福建南平。生于南宋高宗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卒于南宋宁宗庆元六年公元1200年...[书籍]
《中兴间气集》(唐)髙仲武编钦定四库全书集部八中兴间气集总集类提要臣等谨案中兴间气集二巻唐髙仲武编仲武自称渤海人然唐人类多署郡望未知确贯何地也是集前有自序云起至徳初迄大厯末凡二十六人诗一百四十首末有元佑戊辰曽子泓跋称独遗郑当...[书籍]
农歌集钞戴昺侍屏翁游屏山分得水字携琴入空山,修竹翠相倚。一曲千古心,泠泠寄流水。拂云卧白石,冥搜契玄理。有时采薪人,歌声隔林起。秋日过屏山庵凄切抱叶蝉,问关栖树禽。入山本避喧,复爱聆此音。微飔动夕爽,薄云散秋阴。众籁阒以静,片月生东林。逐疟鬼咄哉疟鬼何冥愚,沉魄犹滞江流居...[书籍]
莫道儒冠误,诗书不负人;达而相天下,穷则善其身。遗子满赢金,何如教一经;姓名书锦轴,朱紫佐朝廷。古有千文义,须知学后通;圣贤俱间出,以此发蒙童。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风;未去朝天子,先来谒相公。年纪虽然小,文章日渐多;待看十五六,一举便登科。大比因时举,乡书以类升;...[书籍]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释者、传抄者的集合体)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书籍]
卷一乐志论录汉书疏广传一则归去来辞桃花源记答人与顾章书言志书答冯子华书摄生咪游滗湖山寺诗冰壶诫山中与裴迪书春日行九曲词画松平都观记池上篇冷泉亭记郡中西园燕诗示刘叟对酒二首负冬日盘铭石悯农答白居易陋室铭郊居即事咏走马灯诗寻张逸人山居垂训诗...[书籍]
《花木鸟兽集类》(清)吴寳芝撰钦定四库全书子部十一花木鸟兽集类类书类提要臣等谨案花木鸟兽集类三卷国朝吴寳芝撰寳芝石门贡生是书原本卷端题有臣吴寳芝恭纂字当是经进之本也所集花木鸟兽故实分门别类胪纂成书上卷凡四十三目中卷凡四十二目下卷凡二十五目葢...[书籍]
古者輶轩采风,诵诗知政。《诗》亡迹熄,《春秋》廼作。诗与史之关击大矣。盖政教之兴替、风俗之醇漓,史册所未能备者,征之歌谣而可见。而人事蕃变、是非得失,亦往往於学士大夫讽咏所及,有以得其委折始末之真。此论世知人,尤所赖以考证者也。自来从事於斯者,略分二途:一...[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七九经古义目録五经縂义类卷一周易古义卷二周易古义卷三尚书古义卷四尚书古义卷五毛诗古义卷六毛诗古义卷七周礼古义卷八周礼古义卷九仪礼古义卷十仪礼古义卷十一礼记古义卷十二礼记古义卷十三公羊古义卷十四公羊古义卷十五谷梁古义卷十六论语...[书籍]
《列女传》是汉著名学者刘向所撰,为中国最早专门阐述妇女生活准则的教科书,所载传记达100多篇。保存了西汉以前知名妇女的重要事迹,影响巨大,有重要的文献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因此西汉以来注释、校勘、整理者层出不穷。不仅出现了梁端《列女传校注》、王照园《列女#...[书籍]
一、共选录一百余首,约占李集四分之一。二、以《唐诗鉴赏辞典》校对,如有歧义,则参考《玉溪生诗集笺注》。三、排录顺序按《全唐诗》。龙音97、11、17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唐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泌阳)人。开成...[书籍]
仲长统《述志》诗,允谓奇作,其曰“叛散《五经》,灭弃《风雅》者,得罪于名教甚矣。盖已开魏晋旷达之习,玄虚之风,昌黎志辟异端,而汉三贤赞,统与焉,殆未之察也。汤伯纪注陶渊明《述酒》诗,定为瘦辞隐语,盖恭帝哀诗。发千古之未发,诸否之韪之,其难解处,亦不...[书籍]
◎卷上王仲淹氏之续经,见废于先儒,旧矣。继而僭者,《七制》之诏策也。仲淹不任删;《七制》之主臣,尤不足述也。《春秋》者,衰世之事,圣人之刑书也。平、桓之天子,齐、晋之诸候,荆、吴、徐、越之僭伪,其视六代、十六国相去无几;事不必废也,而诗亦如之。卫宣、陈灵下逮乎溱洧...[书籍]
[疏]释曰:此题,诸本文多不同,晋、宋古文多云《春秋穣梁传序》,俗本亦有直云《穣梁传序》者。然“春秋”是此书之大名,传之解经,随事则释,亦既经传共文,题名不可单举。又此序末云“名曰《春秋穣梁传集解》”,故今依上题焉。此...[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