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王氏是中国古代顶级门阀士族,晋代四大盛门"王谢袁萧"之首(也有称"王谢桓庾"),是中古时期中原最具代表性的名门望族,素有"华夏首望"之誉称。琅琊王氏开基于两汉时期的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鼎盛于魏晋时期,史称"王与马,共天下"。南朝...
侯景之乱,又称太清之难,是指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将领侯景发动的武装叛乱事件。侯景本为东魏叛将,被梁武帝萧衍所收留,因对梁朝与东魏通好心怀不满,遂于548年以清君侧为名义在寿阳(今安徽寿县)起兵叛乱,549年攻占梁朝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将梁武帝活活...
所谓“三藩”,也称清初“三藩”,是指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三藩”的由来,和清军入关存在必然联系。清朝初年,为了更好的控制中原地区,清军扶持了三藩军队,将他们作为攻打起义军和地方朝廷的前锋。可以说,三藩是清...
大业十四年五月,李渊自立为帝,定都长安,改国号唐。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唐王朝就此诞生。唐王朝建立后,一面稳定关中的局势,一面向四方扩展势力。在武德年间,陆续削平了各地割据武装。唐高祖时期,国家逐步统一,社会渐趋稳定,唐王朝的典章制度,其...
反清复明,是指在清朝统治期间,民间所采取的对抗清朝政权恢复明朝政权的行为。国语辞典记载所谓反清复明是指:“推翻清朝统治,恢复明朝王室。”后引申为:“推翻异族统治,拯救中华。”反清复明是明朝政权被李自成颠覆,清朝继而灭亡李自成...
该时期自304年李雄和刘渊分别在蜀地建立成国(成汉)、在中原建立汉赵(后称前赵)时起,至439年北魏拓跋焘(太武帝)灭北凉为止。
严复(1854年1月8日—1921年10月27日),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汉族,福建侯官县人,近代极具影响力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新法家代表人物。先后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和英国皇家海军学院,曾担任过京师大学堂译局总办、上海复旦公学校长、安...[百科]
秦军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以及统一后秦朝的军队。秦军是当时强大的铁军,横扫六国,北击匈奴,南攻蛮族,一统江山。为中国的统一做出巨大贡献。秦军时期著名将领有:白起,王翦,蒙恬等为秦国统一和保卫疆土立下了汗马功劳。
“斩蛇起义”是刘邦建立大汉王朝之前的历史典故。讲述了刘邦在丰西泽斩蛇,之后隐匿于芒砀山,举起反抗暴秦的义旗的故事。这一故事普遍存在于艺术作品中,京剧里面的《白蟒台》、《萧何月下追韩信》、《大保国》对此均有描述。
高宗令长孙无忌审讯,房遗爱知道长孙无忌与吴王李恪因为废立太子之事结下仇恨,便诬告是与吴王李恪合谋的,并希望以此能立功而免死。高宗接长孙无忌据审呈上的反状,下诏将房遗爱、薛万彻、柴令武斩首,荆王李元景、吴王李恪、高阳公主、巴陵公主并赐自尽。此外,江夏王李道宗...
干支历中表示季节、物候、气候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百科]
苏峻、祖约之乱,又称苏峻之乱,是东晋成帝年间发生的一次大规模叛乱,爆发于咸和二年(327年),由历阳内史苏峻发起,联结镇西将军祖约以讨伐庾亮为名起兵进攻建康。于次年攻破建康执掌朝政,庾亮则与江州刺史温峤推举征西大将军陶侃为盟主,建立讨...
吴越国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由钱镠在公元907年所建,国都杭州。先后尊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和北宋等中原王朝为正朔,并且接受其册封。强盛时拥有13州疆域,约为现今浙江省全境、江苏省东南部(苏州市)、上海市和福建省东北部(福州市)一带。吴越国历三代五王,至公...
他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明朝建立后,刘基先后担任太史令、御史中丞兼太史令,曾参与朝廷多项重大决策。洪武三年,刘基被封为诚意伯。后因左丞相胡惟庸诬陷,被遣还乡。洪武八年,忧愤而死。朱元璋攻占浙东后,刘基应召到了南京。他向朱元璋陈述时务十八策及灭元方略,劝朱元璋脱离小明王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