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门四学士
语出唐史学家刘知几《史通》“邑里”篇。该文原仅指西晋末天下乱,中原士族相随南逃、中原文明或中原政权南迁。后衣冠南渡逐渐演化为熟典,代指缙绅﹑士大夫等避乱南方并落地生根的事件。
西晋玄学家。少有才理,好《老》、《庄》,能清言,常闲居。辟司徒掾,稍迁黄门侍郎。东海王司马越引为太傅主簿,甚见亲委。任职专权,为时论所轻。尝以向秀《庄子注》为己注,述而广之。一说窃注之事,恐未必信。力倡“独化论”,主张名教即自然,为当时玄学大师。西晋末年的...[百科]
刘安(公元前179-前122年),沛郡丰县(今江苏徐州丰县)人,生于淮南(今安徽淮南)。西汉时期文学家、古琴演奏家。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封淮南王。刘安所著的《离骚传》是中国最早对屈原及其《离骚》作高度评价的著作。他曾招宾客方术之士...[百科]
他出身曲艺世家,九岁拜王起胜为师,学唱西河大鼓兼练三弦。1959年末入本溪市曲艺团,1963年3月任本溪市曲艺团副团长。1966年3月在辽宁人民广播电台录制了他的第一部长书《欧阳海之歌》。1982年《杨家将》在电台广播,并向台湾播出,荣获辽宁省人民政府优秀文艺创作奖。其后,“调寇”一回,参...[百科]
治政范围涵盖四川盆地大部,因蜀地重要,掌控南朝门户,如若失去蜀地控制权,就会门户洞开,战略上陷入极大被动,所以谯蜀立国九年,始终兵连战接。413年,东晋军攻进成都,谯纵自缢,谯蜀灭亡。
其篥(li,第四声),是羌族、藏族单簧气鸣乐器。羌族又称士布里、帮。藏族称吕渣、肖列。流行于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茂汶羌族自治县、黑水、理县、汶川等地。远古时代,羌人居住在我国西北高原,以游牧为生,是许多民族的泛称。古代羌人中的冉陇部,秦汉以来逐渐定居在岷江上...[百科]
隋炀帝杨广(公元569-618年),在位十四年。初殡于江都宫流珠堂,后葬吴公台下,唐平江南后,以帝礼改葬雷塘现址。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大学士阮元为其立碑建石,扬州知府伊秉绶隶书“隋炀帝陵”。2013年4月,扬州市邗江区一处房地产项目施工时发现了两座古墓,其中一座的墓志显...
嘉靖七年十一月,明代理学家王守仁去世,享年57岁。有《王文成公全书》和《传习录》传世。因曾经在阳明洞讲学,学者称他为阳明先生。先后镇压了福建、江西等地农民起义。正德十四年因平定宁王朱宸濠的叛乱有功,被封为新建伯。家居金陵,世袭指挥使,博学多才...
随后他便移居于此,并受到苏我马子的器重。他努力开创佛教艺术,创造子具有中国、印度风格的鞍作派雕塑,成为佛教雕塑艺术的鼻祖。538年,佛教由百济传入日本,逐渐成为苏我氏、大伴氏等氏族崇拜的宗教。其外观无外廓,中心柱窟形,窟内而已,表现出全新的形式。场面宏伟,方向、服饰一...
范阳卢氏出自姜姓,齐国后裔,因封地卢邑而受姓卢氏,世祖卢敖(约公元前275-前195),号雍熙,秦始皇召为五经博士,徙居范阳(今河北省定兴县固城镇),子孙迁居至涿水(今河北涿州)一带之后,定居涿地,以范阳为郡望,后世遂称范阳人(即范阳卢氏由来)。始祖卢植以儒学显名东汉,肇其基业,三...
魏了翁丁父忧辞去官职后,隐居在白鹤山下创办书院,授徒讲学。书院因此声名鹊起,各地学子纷纷慕名而来,络绎不绝。鹤山书院成为南宋最著名的书院之一。欣赏性绣画要求融合书画的风采气韵,因而对艺术修养的要求较为严格,因而这类绣品,往往只有条件优越的名门闺秀成就最高,...
11月21日,唐文宗以观露为名,将宦官头目仇士良骗至禁卫军的后院欲斩杀,被仇士良发觉,双方激烈战斗,结果李训、王涯、贾餗、舒元舆、王璠、郭行余、罗立言、李孝本、韩约等朝廷重要官员被宦官杀死,其家人也受到牵连而灭门,在这次事变后受株连被杀的一千多人。史称“甘露之...
天顺元年正月,兵部尚书于谦在夺门之变后被诬陷杀害,终年60岁。于谦为永乐十九年进士,先后任监察御史、兵部侍郎、大理寺少卿及山西、河南巡抚。他本人才识过人,忧国忧民,深受景帝器重。宪宗即位后,为于谦平反,恢复官衔。永乐十九年进士,景泰时为兵部尚书,加少保。后人...
他与勇士专诸谋刺吴王僚,于是专诸将老母亲、弱子托付给公子光,自己冒死去刺杀吴王僚。吴王僚让甲士披甲坐于道路两旁,一直排列到大门口。此年十二月,吴抓获钟离国君,进而攻打徐国,灭徐。由于吴国重用伍员,不断治国强兵,国力开始强盛,威震诸侯。
胡惟庸案,简称“胡狱”或“胡党之狱”,明初四大案之一。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不轨”罪诛宰相胡惟庸九族,同时杀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数人。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朱元璋颁布《昭示奸党录》,以伙同胡惟庸谋不轨罪,处死韩国公李善长、列侯陆仲亨、已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