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史余论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书籍]
宋版《伤寒论》序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书籍]
作者:(元)李治撰;刘德权点校敬齊古今黈作者李治,字仁卿,自号敬齊,真定欒城(今河北欒城)人。金正大七(一二三0)登词赋進上第,调高陵薄,辟知钧州事。因戰亂,流落忻崞间,曾居太原等地。雖流離颠沛,亦手不停披,口不绝诵,深造自得。元世祖至元二年(一二六五)召拜翰林学士。至元十...[书籍]
古法物流?有自者惟尊彞鼎鼐厯世恒远良以质坚而体厚不为燥湿所移剥蚀所损渊然之光穆乎可见三代以上规模气象故嗜古之士亟有取焉宣和博古一图播在艺苑继之者有吕氏考古图而外此纪载寂寥岂非力能致之而弗能聚所见隘而无足纪欤我朝家法不事玩好民间鉴赏概弗之禁而殿廷陈列与...[书籍]
礼记通论辑本清姚际恒玉藻此篇多言天子诸侯服食起居之礼,威仪度数无不并详,真煌煌典礼之书也。与少仪、曲礼相似,而深邃过之,虽篇中间有脱误,要不害其全体,不必为之讳而强释也。(卷五五,页一)天子玉藻,十有二旒,前后邃延,龙卷以祭。「以祭」,祭天也。郑氏谓「祭先王」,非也。郊特牲...[书籍]
《左史谏草》(宋)吕午撰钦定四库全书史部六左史谏草诏令奏议类二奏议之属提要臣等谨案左史谏草一巻宋吕午撰午字伯可歙县人嘉定四年官至进士起居郎右文殿修撰知漳州事迹具宋史本传是编凡奏议六首后附其子沆奏议一首后又附载家传诗文之类最后载吕氏节女事皆因...[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史部三宋史纪事本末纪事本末类提要【臣】等谨案宋史纪事本末二十八卷明陈邦瞻撰邦瞻字徳逺高安人万厯戊戌进士官至兵部侍郎事迹具明史本传初礼部侍郎临胊冯琦欲仿通鉴纪事本末例论次宋事分类相比以续袁枢之书未就而没御史南昌刘曰梧得其遗...[书籍]
时小黄室韦不附,太祖以计降之,伐越兀及乌古、六奚、比沙狘诸部,克之。国人号阿主沙里。唐天复元年,岁辛酉,痕德堇可汗立,以太祖为本部夷离堇,专征讨,连破室韦、于厥及奚帅辖剌哥,俘获甚众。冬十月,授大迭烈府夷离堇。明年秋七月,以兵四十万伐河东代北,攻下九郡,获生口九万五千,驼...[书籍]
《不真空论》和《物不迁论》是东晋僧人僧肇的两篇佛教哲学论文,《神灭论》是南北朝南梁儒家学者范缜的无神论作品。这三篇均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哲学名篇,颇有代表性。僧肇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生于晋孝武帝太元九年公元384年,卒于晋安帝义熙十年公元...[书籍]
《不真空论》和《物不迁论》是东晋僧人僧肇的两篇佛教哲学论文,《神灭论》是南北朝南梁儒家学者范缜的无神论作品。这三篇均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哲学名篇,颇有代表性。僧肇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生于晋孝武帝太元九年公元384年,卒于晋安帝义熙十年公元...[书籍]
史氏菊谱宋史正志提要史氏菊谱后序提要《史氏菊谱》一卷,宋史正志撰。正志字志道,江都人。绍兴二十一年进士,累除司农丞。孝宗朝历守庐、扬、建康,官至吏部侍郎。归老姑苏,自号吴门老圃。所著有《清晖阁诗》、《建康志》、《菊圃集》诸书,今俱失传。此本...[书籍]
《史记》汉·史马迁撰《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军事等)。《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书籍]
元之先世,本号蒙古,其国在女真之北,以奇渥温三字为姓。有始祖母曰阿兰氏,寡居在极北沙漠。屡有光明耀腹,后一乳而生三子。季子曰孛端义儿,魁梧奇伟,沉毅寡言。其后子孙蕃盛,不相统属。传至九世孙,曰也速该,兴师攻塔塔儿部,大获全胜,擒其部长铁木真以归。也速该适生一子,遂以铁木真...[书籍]
自长安以至江都,离宫四十余所。乃遣黄门侍郎王弘径往江南,造龙船数万艘,以备游幸之用。又开永济之渠,南达黄河,北通涿郡。又穿江南之河,起自京口,直至余杭,八百余里。置洛口仓于巩城,周围二十里,内穿三千窖。置兴洛仓于洛阳北城,周围十里,内穿三百窖,每窖内可容粟...[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子部十一古今合璧事类备要类书类提要【臣】等谨案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前集六十九卷后集八十一卷续集五十六卷别集九十四卷外集六十六卷宋谢维新编维新字去咎建安人其始末未详自署曰胶庠进士盖太学生也是书成于寳祐丁巳前有维新自序后有莆田守黄叔度防称维新应友刘徳亨之托盖当...[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