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焚书
《尚书》又称《书》、《书经》,是一部多体裁文献汇编,长期被认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但是清华简证明传世的《尚书》部分(伪《古文尚书》部分)为伪书。该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籍]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二尚书稗疏书?提要【臣】等谨案尚书稗疏四卷国朝王夫之撰夫之有周易稗疏已着録是编诠释经文亦多出新意其间有失之太凿者如谓虞书自戛击鸣球以下至庶尹允谐皆韶乐之谱以咏二字贯下祖考来格三句为升歌以配笙瑟之诗鸟兽跄跄为下管之所舞鳯凰来仪为...[书籍]
御制题昭仁殿诗芸帷木榻想贻淳圣日常悬丽柍桭六十一年兹惕息百千万世永昭仁好书敢谓承先志新徳惟期澡我身檐向周庐列书室每闻占毕达枫宸皇祖在御时常寝兴于此予不敢居因以贮天禄琳琅诸善本时一徘徊曷胜今昔之思敬成长律丁卯初冬御笔天禄琳琅鉴蔵旧版书籍聨句【有序】芸编蕴古香...[书籍]
袁昂(四六一年——五四0年)南朝梁书画家,袁顗子,扶乐(今属河南)人,一说陈郡阳夏人。字千里。仕齐为吴兴太守,梁武帝用为吏部尚书,迁尚书令,位司空。卒谥穆正。《古今书评》一卷,为奉勅评之作,凡二十五人,而特推祟张芝、钟繇、王羲之、王献之;后复云羊真、...[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八四书逸笺目录四书类卷一【论语上】时习程注説乐切磋琢磨孟懿子管仲字三归公冶长名瑚琏桴治赋束带宾客杇子产氏晏平仲諡居蔡子桑伯子仲弓节集注引家语之误粟九百伯牛有疾下邑饮射读法两宋朝老彭束脩陈司败请祷章三让服事麻冕太宰后生章集注引曾子缊袍...[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子部六勿庵歴算书记天文算法类二【推歩之属】提要臣等谨案勿庵歴算书记一卷国朝梅文鼎撰文鼎有歴算全书已着録此乃合其已刻末刻之书各疏其论撰之意凡推步测騐之书六十二种算术之书二十六种虽亦目録解题之类而诸家之源流得失一一标...[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二书经衷论书?提要【臣】等谨案书经衷论四卷国朝张英撰英有易经衷论已著录此书不全载经文但每篇各立标题而逐条系説亦如其説易之例凡虞书六十三条夏书三十二条商书五十二条周书一百六十七条前有康熙二十一年正...[书籍]
《尚书》约成书于3000年前的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最早时它被称为《书》,到了汉代被叫做《尚书》,意思是“上古之书”。汉代以后,《尚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所以又叫做《书经》。这部书的写作和编辑...[书籍]
欲观古法书,当澄心定虑,勿以粗心浮气乘之。先观用笔结体,精神照应;次观人为天巧,真率作作,真伪已得其六七矣;次考古今跋尾,相传来历;次辨收藏印识,纸色绢素,而真伪无能逃吾鉴矣。或得其结构,而不得其锋芒者,摹本也。得其笔意,而不得其位置者,临本也。笔势不联属,字形如算子者,集...[书籍]
记载南诏史事的史书。又名《云南志》、《云南记》、《云南史记》、《南夷志》、《南蛮志》、《南蛮记》。十卷。唐樊绰撰。樊绰为安南经略使(今越南河内)蔡袭幕僚。862年(唐懿宗咸通三年),南诏王世隆遣将攻安南,经略使王宽不能御,朝廷以湖南观察使蔡袭代王宽为经略使,将兵屯守。樊绰随行。...[书籍]
继司马迁撰写《史记》之后,班固撰写了《汉书》。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人,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父亲班彪是一个史学家,曾作《后传》六十五篇来续补《史记》。《汉书》就是在《后传》的基础上完成的。和帝永元元年,班固随从车骑将军窦宪出击匈奴,参预谋议。后因事入狱,永元四...[书籍]
香乘明周嘉冑撰香乘原序石友周江左为香乘所载天文地理人事物产囊括古今殆尽矣余无复可措一辞叶石林燕语述章子厚自岭表还言神仙升举形滞难脱临行须焚名香百余觔以佐之庐山有道人积香数斛一日尽发命弟子焚于五老峰下默坐其傍烟盛不相辩忽跃起在峰顶言出子厚与所谓返魂香之说皆未可深信然...[书籍]
《陈书》是记载南朝陈(公元557年~公元589年)的纪传体史书,作者为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时的姚思廉,包括本纪六卷、列传三十卷,共三十六卷,这是二十四史中卷数最少的一部。姚思廉(公元557年~公元637年),本名简,雍州万年(今中国中西部陕西西安)人。父亲姚察编写陈史...[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八四书劄记四书类提要【臣】等谨案四书劄记四卷国朝杨名时撰名时有周易劄记已着録是编乃其读四书所记也大学不标古本之名亦不显言古本改本之是非而皆用李光地古本之説故其首条曰文贞公以知止属志学以静安属主敬能虑能得属致知力行知所...[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