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一冊八一面四八、六○○字)不分卷,陳倫炯撰。倫炯字次安,號資齋;福建同安人。父昂,賈海上;往來東西洋,盡識其風潮、土俗、地形險易。清康熙二十二年,施琅攻澎湖,旁求習於海道者;昂入見,指畫形勢,進參幾密,卒底於成。後奉命出入東西洋,招訪鄭氏遺逸,凡五載。敘功授職,歷官...[书籍]
《武侯正議》引後二語作「《軍讖》」,知確係逸文,《後漢書》鄧禹將張宗亦云「一卒畢力,百人不當;萬夫致死,可以橫行。」語意本此。〕令行禁止,王者之師也。文王曰:「吾欲用兵,誰可伐?密須氏疑(貳也)於我,可先往伐。」管叔曰:「不可。其君,天下之明君也。伐之不義。」太公望曰:「...[书籍]
《千家诗》原名《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宋朝刘克庄编辑。南宋末年谢枋得对原有《千家诗》有所整理增删,成为谢枋得编辑《千家诗》。从此《千家诗》有两种版本并行与世。清代曹寅(曹雪芹祖父)刊行《栋亭藏书十二种》时,把刘克庄编辑的《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选入。但是...[书籍]
本書(二冊二一○面一二六、○○○字)不分卷,倪贊元編纂。贊元里居、閱歷不詳;清光緒二十年,任雲林縣訓導。雲林設縣,始於十三年建省之時;位於嘉義之東、彰化之南,自濁水溪始、至石圭溪止,截長補短,方長約百餘里。初,設署於沙連堡之林杞埔;十九年,移治斗六。時適臺灣著手纂修「臺灣...[书籍]
天啟七年八月天啟七年八月甲午朔乙卯宣大行皇帝遺詔曰皇五弟信王由檢聰明夙著仁孝性成愛奉祖訓兄終弟及之文命紹倫序即皇帝位勉修令德親賢納規講學勤政寬恤民生嚴修邊備勿過毀傷內外大小文武諸臣恊心輔佐恪遵典則保固皇圖因布告中外丙辰公候伯駙馬文武百官軍民耆老人等三上牋勸進第一牋答曰覽所進牋具見...[书籍]
本書(一冊一一三面六七、八○○字)分八卷,無錫丁紹儀撰。據「自序」,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秋渡臺,嘗佐臺灣道仝卜年幕。在臺勾留八閱月,凡臺事之堪資談助者,輒筆識之,並附所見,便成此書。每卷分二目,按序為建制、疆域、糧課、稅餉、學校、習尚、營制、屯隘、海防、物產、番...[书籍]
本書(一冊一一三面六七、八○○字)分八卷,無錫丁紹儀撰。據「自序」,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秋渡臺,嘗佐臺灣道仝卜年幕。在臺勾留八閱月,凡臺事之堪資談助者,輒筆識之,並附所見,便成此書。每卷分二目,按序為建制、疆域、糧課、稅餉、學校、習尚、營制、屯隘、海防、物產、番...[书籍]
本書(一冊八三面四九、八○○字)分四卷,孫元衡撰。元衡字湘南,安徽桐城貢生。清康熙四十四年,歷官至臺灣同知;嘗數攝諸羅篆,並署府符。至四十七年,陞東昌知府去。本書係一詩集,為來臺之作;因臺有赤嵌城,取以名集。詩凡三百六十篇,自乙酉(康熙四十四年)至戊子(四十七年)...[书籍]
本書(一冊八三面四九、八○○字)分四卷,孫元衡撰。元衡字湘南,安徽桐城貢生。清康熙四十四年,歷官至臺灣同知;嘗數攝諸羅篆,並署府符。至四十七年,陞東昌知府去。本書係一詩集,為來臺之作;因臺有赤嵌城,取以名集。詩凡三百六十篇,自乙酉(康熙四十四年)至戊子(四十七年)...[书籍]
琴譜序近見北人有琴譜一集集有序序頗可觀云龍波子作不知何氏名也今録於左擬清廟之古賡南風之詩聖人之制作也續杏壇之音鼔宣尼之操吾徒之修養也瓏玲其聲龍吟鳯鳴妙契大造發越七情猗歟琴哉非金槽鐵撥比也非鴻鵠其心者可學也非鄭衛其耳者可聽也前輩或曰傳授無間然可傳者譜不可傳者心也心而可傳則何以千載而...[书籍]
仁宗時擢禮部侍郎兼華蓋殿大學士,未幾,命為兵部尚書。修太宗實錄,為總裁之一。宣宗即位,修仁宗實錄,仍充總裁。英宗登極,為內閣輔臣「三楊」之一。傳見明史卷一四八。此書乃自錄其成祖、仁宗、宣宗三朝面承詔旨以及奏對之語,成于正統七年。[书籍]
本書(一冊九二面五五、二○○字)分上下兩卷,王松撰。松字友竹,又字寄生,號滄海遺民;新竹人,祖籍福建晉江。既長,奇氣虎虎、狂志嘐嘐,以詩酒自豪。當屆而立之年,正值乙未(清光緒二十一年)割臺之痛;嘗攜眷趣返故里。事定,重渡臺灣,託一廛以居,名曰「如此江山樓」。平居青鞋布襪,...[书籍]
本書(一冊一○二面六一、二○○字)凡十卷,朱仕玠撰。士玠字璧峰,號筠園;福建邵武建寧人。生於清康熙末年,與弟仕琇分以詩、古文名於世。年踰四十,始以例官德化教諭;乾隆二十八年,移鳳山。鳳山西南海中有小琉球嶼,因將赴任途中及在臺聞見以及郡邑志所載山川風土、昆蟲草木與內地殊異者...[书籍]
金埴是詞曲家洪昇、孔尚任的好友,書中談論長生殿、桃花扇的占了很多篇幅。同時,還記載了作者與他們的唱和之作。為研究清代文學提供了珍貴資料。不下帶編是一部未完稿,當是晚年之作。謝國楨先生藏有此書的手稿本,這次標點整理,就用的是這個本子。原稿紙已十分黃脆,不少處被蠹蟲咬...[书籍]
本書(一冊七○面四二、○○○字)包括兩種詩集:一曰「如此江山樓詩存」、一曰「四香樓少作附存」,合稱今名。作者王松,其事略已詳第三四種「臺陽詩話」篇。所著「如此江山樓詩存」,初題「如此江山樓焚餘稿」,刪訂於割臺後之翌年;後續有補充,以「五十初度」為殿,共得一百二十八首。所詠...[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