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
金末元初名将,军阀,名将张弘范的父亲。元太祖八年(1213年),面对蒙古军南侵,聚集乡邻结寨自保,授定兴县令,迁中都留守兼大兴知府。元太祖十三年(1218年),大战蒙古军于狼牙山,兵败被俘。归降于蒙古,出任行军千户、保州等处都元帅。元太宗四年(1232...
方国珍(1319年―1374年5月8日),又名方谷珍,台州黄岩(今浙江黄岩)人,元末明初浙东农民起义军领袖。生得身长面黑,力勒奔马,与兄国馨、国璋,弟国瑛、国珉,以佃农和贩私盐为生计。为元末最早的起义领袖,曾降元,后降明,明洪武二年(1369),领广...
甘泳(1242—1290)宋末元初诗人。字中夫,一字泳之,自号东溪子,江西崇仁人。性刚正,不与时俯仰。平生不娶,效林和靖。读书不拘绳尺,尤工於诗。年二十余,浪迹东南,受知于徐径畈、杨东涧。又与赵东林、黄大山、林正庵、曾平山游。至元二十七年卒。生平事迹见《万姓统谱》...[人物]
三年(一三一六)为周王和世?束(即后来的元明宗)常侍。天历二年(一三二九)和世?束称帝于和宁之北,封孛罗为御史大夫,授开府仪同三司典四番宿卫。不久和世?至大都暴卒,孛罗被迫辞官。其曲作《辞官》就是他亲身经历的写照。后因锁住一案牵连被诛。事见...[人物]
神元皇后纥豆陵氏(?-248年),没鹿回部大人窦宾之女,魏神元帝拓跋力微的妻子。纥豆陵氏,孝文帝时改为窦氏。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称帝后,追尊拓跋力微为神元皇帝,纥豆陵氏为神元皇后,并和拓跋力微配飨。魏神元帝拓跋力微的妻子
固伦和敬公主(1731年-1792年),清高宗乾隆帝第三女,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雍正九年(1731年)五月二十四日生。乾隆初年,封今位号。乾隆十二年(1747年)三月,嫁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辅国公色布腾巴勒珠尔,因乾隆帝不忍爱女远嫁,破例准其留驻京师,其府邸为清代唯一一个固伦等级的公主府。...
元荣(?-542年),字太荣,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北魏宗室大臣,明元帝拓跋嗣玄孙,城门校尉元腾之子。孝昌元年(525年),出任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瓜州刺史,镇守敦煌郡。永安二年(529),册封东阳王,任用令狐整处理政务,参与平定关陇起义、河西地区叛乱。...
元郁(462~491年),字伏生,河南洛阳人。北魏宗室、大臣,景穆皇帝拓跋晃之孙,济阴王拓跋小新成长子。少有勇力,袭封济阴王,授开府仪同三司。带兵镇守沃野镇和怀朔镇,迁使持节、侍中、徐州刺史。太和十五年,以黩货赐死,时年三十岁,谥号为康。北魏济阴康王
元载(?~777年),本姓景,字公辅,凤翔府岐山县(今陕西省岐山县)人。唐朝时期宰相。元载出身寒微,嗜好读书。性格灵敏聪慧,精通道家书籍。天宝初年,考中进士,授新平县尉,历任大理司直、祠部员外郎,出任洪州刺史,迁户部侍郎、度支郎中、诸道盐铁转运使。唐代宗即位后,他交好...
英武帝刘继元(?―991年),五代时北汉末代皇帝。孝和帝刘钧养子,少主刘继恩弟。郭无为杀刘继恩后,立他为帝。在位11年,国亡降北宋后病死,葬处不明。
元谌(?~536年),字兴伯,河南洛阳人。北魏宗室大臣,献文帝拓跋弘之孙,赵郡王元干长子。秉性平和。起家正员郎,转黄门侍郎,累迁都官尚书。永安元年,迁殿中尚书,拜尚书左仆射,袭封赵郡王。孝武帝元修即位,历位司空、太保、太尉、录尚书事。东魏初年,...
元液(495年~528年),字灵和,河南洛阳人。北魏宗室大臣,景穆皇帝拓跋晃曾孙,沧州刺史元坦之子。神龟初,起家司徒(元继)外兵参军。正光年间,北方爆发六镇起义。跟随车骑大将军李崇平叛,拜开府属官、征虏将军。广阳王元渊主持军务之后,拜为平北将军别将...
爱新觉罗·博和讬(1610年—1648年),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孙、饶余郡王阿巴泰第二子,满洲正蓝旗人,温良固山贝子。从征朝鲜、明朝、李自成、喀尔喀蒙古有功,受封固山贝子,卒谥温良。清朝宗室
父为高丽忠肃王王焘,母为恭元王后洪氏。他曾受封江陵大君,少年时代入质宗主国元朝10年,娶元宗室女宝塔失里(追赠鲁国大长公主,谥仁德王后)为妻。1351年冬,元朝扶植他取代忠定王王㫝而成为高丽国王。他在位时对内力图改革积弊,振兴高丽王朝;对外则利用元$##...
元倪(464年~497年),本姓拓跋,字世弼,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北魏宗室大臣,道武帝拓跋珪玄孙,南平安王元霄之子。早年不仕,起家员外散骑侍郎。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去世,年仅三十四岁,赠宁远将军、敦煌镇将。正光四年,迁葬于景陵东山。北魏宗室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