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史
武帝即位,使掌国史。娶张敬儿女为子妇,敬儿诛,被迫自杀。[人物]
入齐,初为豫章王骠骑长史。齐武帝即位,官至辅国将军、吴兴太守。到郡修治旧山,移置辎重,以为隐业所在。秀之若其祖父敬弘、父瓒之皆不事权贵,时人称之。卒谥简。[人物]
北魏宗室大臣,镇北将军李宝的孙子,姑臧穆侯李承的儿子。出身陇西李氏姑臧房。孝文帝时期,举秀才出身,除中书博士,历任谏议大夫、主客郎中、郊庙下大夫。跟随孝文帝南伐,辅佐广陵王元羽长史。历任冀州(拓跋干)长史、青州(元羽)长史、齐郡太守、司徒左...
崔鸿(478年—525年),字彦鸾,齐州清河(今山东临清市东)人,北魏著名史学家。祖上曾徙居青州之时水(今山东淄博市临淄一带)、东清河鄃(今山东德州夏津县)和南平原贝丘(今山东德州平原县恩城)。崔灵延之孙,崔敬友之子,鸿出身于书香世家。鸿“少好读书,博综经史”(...
武帝时历司徒、侍中、扬州刺史、中书监。郁林王即位,进位太傅。恐其夺帝位,虽加殊礼而深忌之,不久病死。曾启陈请原除逋租,宽刑息役。居鸡笼山西邸,延揽学士,抄《五经》、百家,撰《四部要略》。笃信佛教,数于邸园营斋戒,大集朝臣众僧。主神不灭说,与范缜论辩。今存《南齐竟陵王集》辑...[人物]
性至孝,博览经史,有口辩,能谈玄理。梁武帝太清初以太学博士起家。侯景之乱岁饥,无以养母,乃与媒者谋,遣嫁其妻臧氏与侯景将孔景行,以所得谷帛供养其母。己落发为僧,乞食以补供给。后景行死,复还俗,与妻复为夫妇。入陈,累迁国子祭酒。陈亡入长安,母欲思粳米为粥不能得。母亡,孝克遂...[人物]
高湖之子,字幼宁,北魏灵营二州刺史。北魏官吏
-569年),字士逊,博陵安平(今河北省安平县)人。北魏到北周时期大臣,仪同三司崔楷之子。北魏时期,凭借门荫入仕,起家著作佐郎,从平邢杲起义,授太中大夫,殿中郎。跟随荆州刺史贺拔胜,担任行台左丞。归顺西魏后,授金紫光禄大夫,得到丞相宇文泰礼遇,...
北魏至北齐时期大臣,北魏咸阳太守韦阆曾孙,北魏都水使者、追赠洛州刺史韦隽之子。起家京兆郡功曹史,累迁大行台郎中,跟随广宗王尔朱天光平定关陇起义。孝武帝元脩西奔长安,授南汾州刺史。西魏大统四年年,与东魏军队作战,城陷被俘,投降...
崔昂(508年~565年),字怀远,博陵安平(今河北省安平县)人。北魏到北齐时期大臣,魏州刺史崔挺的孙子,定州刺史崔孝暐之子。出身博陵崔氏第二房。风调才识,品行刚直。初仕北魏,起家太宰(元天穆)参军,拜给事中、奉车都尉。东魏时期,入大将军...
南朝齐梁间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太中大夫裴松之曾孙。官至鸿胪卿。因曾祖裴松之于宋时任吴兴郡故鄣令而留寓,故宅在今安吉县境内。在朝廷任官十余年,默然静守,安贫乐道,仅起茅屋数间,妻儿常苦饥寒。晚年笃信佛教。著作甚丰,有抄合后汉事40卷、《众僧传》20卷、《方国伎图》1卷、文集20卷等...[人物]
西魏李弼之父,北魏太中大夫,赠凉州刺史北魏官吏
崔儦(biao),字叔岐,清河郡东武城(今河北省故城县)人。北齐到隋朝时期大臣,仪同三司崔仲文之子。出身清河崔氏大房。才学过人,举秀才出身。初仕北齐,起家员外散骑侍郎,迁殿中侍御史、尚书郎。北齐灭亡后,回归家乡,担任清河主簿。隋朝建立后,授给事...
高贞(489-514年),字羽真,渤海蓨县(今河北省景县)人。北魏外戚大臣,文昭皇后高英兄弟,青州刺史高偃之子。以门荫入仕,起家秘书郎,迁太子洗马,辅导太子元诩,袭封武邑郡侯。延昌三年,病卒于洛阳,时年二十六,追赠使持节、龙骧将军、营州刺史,谥号为懿。#$$...
高绰(475-522),字僧裕,渤海郡蓨县(今河北省景县)人。北魏时期大臣,中书监高允的孙子。沉稳优雅,博涉经史。太和十五年,起家奉朝请、太尉(拓跋丕)法曹参军,历任尚书祠部郎、治书侍御史、洛阳令、国子博士、颍川郡守、泾州刺史。宣武帝即位,授尚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