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阳算
樊东阳,一名贞凝,字碧渠,黄冈人。诸生。有《碧渠集》。[人物]
李东阳(1447-1516),字宾之,号西涯,湖广茶陵(今湖南茶陵)人。自幼习文,4岁时随父亲在京城时就会写径尺大宇,被视为神童。因他的才名,在四岁、六岁、八岁时,先后被景宗召见过三次。八岁时选到顺天府学进学。李东阳十六岁时就考取了举人。第二年,考取进士。此后仕途顺达。十八...[人物]
凌景阳,太宗淳化中以度支员外郎知明州(《乾道四明图经》卷一二《太守题名记》)。又有一凌景阳,仁宗庆历七年(一○四七)以都官员外郎知漳州(清光绪《漳州府志》卷九《秩官》),并曾官职方员外郎(《文恭集》卷一五《凌景阳可职方员外郎制》)。所收诗不详为何人所作,故...[人物]
度易侯(?-490年),即慕容度易侯,为4-6世纪建立之吐谷浑统治者之一。吐谷浑第十三任统治者,他为河南王拾寅儿子,承袭河南王担任首领。吐谷浑第十三任统治者
刘侯武(1892~1975),讳盛扬,字侯武,潮阳仙陂乡(今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谷饶镇仙波乡)人。先后就学于汕头岭东同文学堂、上海梅溪学堂、潮阳东山学堂、广州述善学堂与两广高等工业学堂,在学期间加入孙中山同盟会,1911年参加广州黄花岗起义。辛亥革命后,...
元罗侯(?-521年),字号不详,代郡平城(今山西省太原市)人,鲜卑族,北魏宗室,北魏太祖道武帝拓跋珪之后。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定居于昌平,富聚资产,豪据北方。侄子元乂执政,授予昌平太守。孝明帝正光末,为大俄佛保所杀。北魏时期官员
潘孟阳(?—815),礼部侍郎潘炎之子也。孟阳以父荫进,登博学宏辞科。累迁殿中侍御史,降为司议郎。公卿多父友及外祖宾从,故得荐用,累至兵部郎中。宪宗新即位,乃命孟阳巡江淮省财赋,仍加盐铁转运副使,且察东南镇之政理。时孟阳以气豪权重,领行从三四百人,所历...[人物]
侯君集(?-643年),豳州三水(今陕西旬邑土桥镇侯家村)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唐朝名将。官至兵部尚书。封陈国公。早期不学无术,而以勇武自称。后入秦王府随李世民征战,立下战功,逐渐被李世民赏识,后与尉迟恭力劝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唐统一后,侯君集官位越来越...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人物]
侯玄洵(?—1638),字文中,号确斋。明代作家
纪炀侯,在位15年。前880年——前865年在位。
宋子侯,东汉人,生平事迹不详。东汉人
青阳楷,四川梓州(今四川三台)人。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进士。[人物]
公孙夏,字子西,公子騑(字子驷;騑,音fēi)之子,郑穆公之孙。与子产、子展(公孙舍之)同为郑穆公之孙,为同宗兄弟。春秋时候郑穆公之孙
侯峒曾(1591年10月1日-1645年8月24日),字豫瞻,号广成,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今上海市闵行区)人,祖籍苏州府嘉定县(今上海市嘉定区),中国明末诗人、抗清志士。侯峒曾好诗文,能书法,曾任浙江参政。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侯峒曾中举人,天启五年(1625年),中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