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占经
黄元申,1948年11月20日出生于中国上海市,中国香港男演员、导演。1971年,黄元申开始演员生涯。1972年,黄元申出演的第一部动作片《饿虎狂龙》上映。1973年,黄元申与仓田保昭合作,出演了两部动作片《猛虎下山》与《大小通吃》。1974年自导自演的恐怖电影《...
赵元俨(985年~1044年),东京开封府(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宋朝宗室大臣,宋太宗第八子。太宗特爱之,期以年二十始就封,故宫中称为“二十八太保”。广颡丰颐,严毅不可犯,人称“八大王”。宋真宗时期,历任诸道节度使、同平章事,迁太傅兼中书令、陕州大都督,封为泾王。宋...
明本(1263—1323),元朝僧人。俗姓孙,号中峰,法号智觉,西天目山住持,钱塘(今杭州)人。明本从小喜欢佛事,稍通文墨就诵经不止,常伴灯诵到深夜。24岁赴天目山,受道于禅宗寺,白天劳作,夜晚孜孜不倦诵经学道,遂成高僧。仁宗曾赐号“广慧禅师”,并赐谥“普应国师”。憩止...[人物]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聪明而有远见,神威英武,收揽英雄,平定四海,纳谏如流,求贤若渴,重农桑,兴礼乐,褒节义,崇教化,制定的各种法规都很相宜,前所未有。但他性...[人物]
元成宗孛儿只斤·铁穆耳(1265年10月15日—1307年2月10日),元朝的第二位皇帝。元世祖忽必烈之孙、皇太子真金第三子。母徽仁裕圣皇后弘吉烈氏。至元三十年(1293年)封皇太孙,总兵镇守漠北。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在其母阔阔真与大臣伯颜等人的支持下即皇...
·元代元世祖忽必烈的女儿,妙严公主为了替其父赎罪,而到潭柘寺出家。后终老于寺中,她每日里在观音殿内跪拜诵经,“礼忏观音”,年深日久,竟把殿内的一块铺地方砖磨出了两个深深的脚窝。现今妙严公主“拜砖”依然供奉在潭柘寺的观音殿内,是潭柘极为珍贵的一件历史文物。#$...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人物]
—1352)元济宁郓城人,字时中。由国子生擢授经郎,累迁江浙行省参知政事。在馀杭与天完红巾军交战,中枪死。[人物]
杨起元(1547~1599),字贞复,号复所。明代广东省归善县塔子湖(今属惠州桥东)人。少聪颖,8岁能作诮鬼文;15岁被贼俘掠,从容赋诗得释。隆庆元年(1567)中解元,万历五年(1577)成进士。历任编修、国子监司业、司经局洗马、国子监祭酒、南京礼部右侍郎、南京吏部右...
元忻之,鲜卑族,北魏宗室大臣,道武帝拓跋珪儿子阳平王拓跋熙之后安康县开国伯元均长子,以河梁仗义起兵的功勋,赐爵位为东阿侯。北魏宗室大臣
(1285~1373)元末临济宗僧。浙江慈溪人,俗姓王。字梦堂,号酉庵。二十三岁,礼谒长芦之雪庭传公,剃发受具足戒。后闻元叟行端自中天竺寺移住灵隐寺,前往参谒,大悟,嗣其法,司内记,任径山之书记。至元五年(1339)驻锡于四明咸圣寺,后移住慈溪开寿寺。帝赐号“...[人物]
哲勒篾,哲理,兀良哈氏,蒙元帝国名将,与哲别、速布台、忽必来并称为成吉思汗麾下“四犬”。哲勒篾自幼便服侍铁木真,曾经多次营救其于危难之中,深受信任,被称为“有福的伴当”,铁木真称汗后,封哲勒篾为千户长,十大功臣之一,拥有九次犯罪不罚的特权。
敦必乃,蒙古海都汗的孙子,拜姓忽儿的长子,成吉思汗的高祖父,生子合不勒(《元史》作葛不律寒)、薛出列。在位期间蒙古部开始壮大。蒙古成吉思汗的高祖父
王思诚(1291年-1357年),字致道,兖州(今属山东)人,中国元朝官吏。王思诚自幼读儒经,从汶阳学者曹元用学。至治元年(1321年),中进士,授管州判官。至正二年(1342年),累迁监察御史,出为河东宪佥,召为国子司业,修辽宋金三朝史,调秘书监丞,超升兵部侍郎。...
宇文元(?~581年),字乾仪,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县)人。北周宗室大臣,周武帝宇文邕第七子。宣政元年(578年),受封荆王。开皇元年(581年),隋文帝杨坚即位,惨遭杀害,封国废除。北周宗室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