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杂志
去官后,一意著述,有《思惟居士存稿》、《礼堂集义》、《读书杂记》、《袁宏后汉纪补證》。[人物]
1936年至1942年,在家乡的私塾、小学读书。1942年至1945年2月,在法库国民高等学校读书。1945年2月学校停课后,在工夫屯小学义务教书。义务教书人
性孝友,读书过目成诵,文名藉甚。邑续志传文苑。[人物]
中国著名语言学家,宗教学家,出版家,辞书编纂家,杂文家。
早弃举子业,读书嗜古。曾佐顾祖禹纂《读史方舆纪要》。康熙中,应徐乾学聘,与修《一统志》。有《桐山草堂诗钞》。[人物]
其人格品德更甚高,既讲求五伦八德,也醉心佛老之道,有《循分新书》、《正一道诠》、《明德讲义》、《春秋正义证释》等著述传世。吴佩孚平生注重修身,廉洁自守,为人忠直,至性至情,称得上是北洋集团中乃至民国政坛军界中的佼佼者,华北沦陷于日伪之后,愈显其晚节弥坚。最后甚至用自己的生...
-200年,一作干吉、干室)东汉末年黄老道代表人物之一,史书有两种说法:(1)认为其即《太平经》作者。《后汉书·襄楷传》:“顺帝时,琅邪宫崇诣阙,上其师干吉于曲阳泉水上所得神书百七十卷,皆缥白素朱介青首朱目,号《太平青领书》。”(2)认为其乃三国时道士,...
著有《青墅诗抄》10卷、《读史杂感》4卷。清朝官员
马致远(约1250-约1321至1324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名不详,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元代著名杂剧家、散曲家,元大都(今北京)人,原籍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约在公元1250年,卒年约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年以后,...
中国明末清初学者、著名藏书家、刻书家、诗人。冯舒年幼承父教诲,笃志读书,肆力于古学,含茹经史,穿穴百家。30岁时,即谢去诸生,与弟冯班笃志于诗,吴中有“二冯”之称。明末复社领袖张溥爱慕其才而招之,因社名犯其父偏讳,不往。崇祯年间(1628...
目睹国家民族的危难,他立志救国救民。1923年秋在廉江中学就读的关泽恩认识曾参加国民革命北伐的共产党员、廉江籍人氏吴绍珍,受其影响,他秘密阅读了《唯物论》《共产党宣言》等进步书刊,成为学生中追求真理的先进分子,被选为校学生会主席。
郭庆藩,湖南湘阴人,原名立埙,字孟纯,号子瀞、岵瞻,室名十二梅花书屋、泊然盦,生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卒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得年五十三岁。郭庆藩乃清末大儒郭嵩焘世侄,能传其家学,为养知学派后承之人,于《清儒学案》之《养知学案》附有小传,王先谦亦曾为其作传为《二品顶戴...
孙放,东晋学者,孙放有子孙秉,孙秉子孙康,家贫,夜读无烛,乃出庭坐于雪地映雪读书,后来成了大学者,官至御史大夫,实现了自己的抱负,成为世人发愤读书的典范和楷模。孙康后人因此以“映雪”为堂号,孙康为孙氏映雪堂始祖。东晋学者
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中...
主办《朝花》《语丝》等进步期刊杂志。民国二十年(1931年)因叛徒出卖,遭国民党军警逮捕后与殷夫、欧阳立安等二十三位同志被秘密杀害。中共党员,民国左翼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