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象历
廓尔喀之役,是清乾隆年间清军平定廓尔喀(尼泊尔王国)入侵中国西藏的战争。廓尔喀是统治尼泊尔的部族,受西藏喇嘛沙玛尔巴唆使,以贸易与边界纠纷为由,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侵入西藏聂拉木、济咙(在今西藏吉隆县南部)等地。清廷随即调兵进剿。次年(1789年),驻藏大...
应该说,清代的国家统一,既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又与清统治者特别是康雍乾三帝顺应这一趋势,坚决与分裂势力做斗争,实行有利于统一大业的方针和政策相关。
承乾见李泰恩宠日隆,心不自安,遂与汉王元昌、大臣侯君集密谋起兵,但事情泄露。李世民诏废太子承乾为庶人,赐汉王元昌自尽,侯君集等皆被杀。承乾被废后,太宗与长孙无忌、房玄龄、李勣、褚遂良等议立太子之事,太宗犹豫不决,欲立有才华的魏王泰,又恐重演父辈骨肉相残的悲...
李氏与宦官魏忠贤互相勾结,企图利用朱由校年幼,独揽大权,因而不肯移出乾清宫。九月二日,都给事国杨涟首先发难,上疏反对李氏继续居于乾清宫;劾其对皇长子无礼,不可将皇长子托付给她。李选侍得到左光斗奏疏之后大怒,数次遣使召之,左光斗却拒不赴见。经过杨、左等人力争,九月五...
乾隆六次南巡,更是次次至明孝陵“拈香奠酒”。且二人祭拜时均行三跪九叩之大参礼,可谓优渥有加。为“礼文隆渥,逾于常祀,是乃千古盛德之举”。康乾二帝此举,不仅包含对前朝的评价,也包含有笼络广大汉族地主阶级和知识分子人心的目的,这样做有利于少数民族对汉民族的统治的巩固和...
这些卦象是占卜判断吉凶的主要依据,它们各有卦辞、爻辞加以说明。中国历史上最早反映阴阳的观念,就是通过《易经》的卦爻表现出来的。
东汉王朝正处于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时期,出现众多幼帝即位的现象是地主阶级在构建政权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阵痛,幼帝即位、外戚专权、宦官干政是这场阵痛中的三个焦点,也是历代封建王朝着手解决的重点,但终其一生,也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三大痼疾,这三大痼疾最终伴随着封建君主...
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将领。他与乐进、于禁、张郃、徐晃并称为曹魏的“五子良将”。昔从属丁原、董卓、吕布。及吕布败亡,归曹操。张辽随曹操四处征讨,战功累累。与关羽同解白马之围,降昌豨于东海,攻袁尚于邺城,斩乌丸单于蹋顿于柳城,又讨平梅成、陈兰争贼寇。...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或稍前,先以抄本传世,初刻于嘉庆八年(1803年)。
二十六日穆宗病逝于乾清宫,年36岁,葬于昭陵。由于年纪幼小不能处理朝政,只好由两宫皇太后辅政。明神宗朱翊钧,穆宗第三子,10岁即位,以张居正为内阁首辅励行改革,国政为之一新。漆器工艺达到顶峰中国漆器工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这也是中国古代漆器工艺能不断前进、不断发展的重...
乾隆帝继位后,在对历朝历代的建储法详加比较剖析后,认定秘密建储最为美善,进一步将秘密建储确定为神圣不可更改的家法。
廓尔喀之役,又称清反击廓尔喀之战、清平定廓尔喀,尼泊尔方面称为尼泊尔—中国战争(尼泊尔语Nepāl-ChīnYuddh),是清乾隆年间清军反击廓尔喀(尼泊尔王国)入侵我国西藏的战争。廓尔喀是统治尼泊尔的部族,受西藏喇嘛沙玛尔巴唆使,以贸易与边界纠纷为由,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
清昭梿《啸亭续录·黄马褂定制》:“凡领侍卫内大臣,御前大臣、侍卫,乾清门侍卫、外班侍卫,班领,护军统领,前引十大臣,皆服黄马褂。”
平定苗疆也称之为平复大小金川,是乾隆自诩的“十全武功”之一。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湖南、贵州的苗民在石三堡、石柳邓、吴半生等人的率领下起义。清政府先后派云贵总督福康安、四川总督和琳等出兵镇压。但金川战事由于战略、政略以及天时地利方面的欠缺,实际上损耗极大而...
共10余件,有贵族头像,也有奴隶形象。三星堆青铜雕像反映了3000年前巴蜀地区青铜文化的艺术成就。帝乙归妹商王文丁杀了周族首领季历以后,商周关系恶化。帝乙亲自择定婚期,置办嫁礼,并命姬昌继其父为西伯。成婚之日,西伯亲自去滑水相迎,以示其郑重之极。此事史称“帝乙归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