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史补编
五月箫,瑶族支系排瑶吹口气鸣乐器。瑶语称嗯?凸,即五月伐竹制箫、吹箫之意,故此得名。历史久远,在南宋周去非所著《岭外代答》(卷七乐器门)一书中,关于瑶族乐器的记载有:“笛,韵如常笛,……”此处之笛,概是今日之五月箫。流行于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百科]
传说农历二月十二是百花的生日,人们称之为“花朝”,因此民间便有一个“花朝”之庆。而随着季节时令的替换,百花也以各种不同的容颜缤纷了大地。百花的玉容笑貌。为人们的生活平添了无数浪漫情趣。爱花惜花之人,自然也为百花留下许多动人的传说。因此,在中国,百花各有其司...
五弦琵琶,是我国古代弹拨弦鸣乐器。简称“五弦”。五弦琵琶历史久远、造型别致,盛唐时期曾流行于我国广大中原地区,并东传日本、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百科]
后周攻南唐之战,是五代末期发生的国与国之间最大规模的军事冲突。战事从955年12月17日,后周世宗派大军南伐开始,战斗中双方互有攻取,很多城池经历过多次争夺。战斗持续了两年零五个月,于958年4月8日结束,最终南唐失去了其位于长江以北的全部领土。
二宫之争,又称南鲁党争,两党争构,是发生于三国时期东吴的政治事件,发生于吴大帝孙权在位期间,大约始于吴赤乌五年(242年),结束于赤乌十三年(250年)。源于太子孙和及鲁王孙霸之间因储君问题而生的矛盾,及后引发起朝中大臣因分别支持太子和鲁王而分裂。最终孙和被废而...
三坟五典,是指中国最古老的书籍。三坟五典一词最早见于《左传·昭公十二年》,楚灵王称赞左史倚相:“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高平之战,指的是后周显德元年(954年),北汉、契丹联军与后周在泽州高平城(今晋城高平市)一带进行的一次关键性战役,此战中,后周初战不利,柴荣冒着矢石亲临战场,终于扭转战局,此战以后周的大获全胜告终,中原王朝从此由弱转强。
后周的开国皇帝郭威是后汉的主要开国功臣,因此受後汉高祖刘知远重任和宠爱,并且被授予高职。後来,刘知远病重,临死前委托郭威成为顾命大臣。
五行是中国古代道教哲学的一种系统观,广泛用于中医、堪舆、命理、相术和占卜等方面。五行的意义包涵借着阴阳演变过程的五种基本动态:水(代表润下)、火(代表炎上)、金(代表收敛)、木(代表伸展)、土(代表中和)。中国古代哲学家用五行理论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形...[百科]
二人转(Errenzhuan),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是一种有着三百多年历史,悠远的原始文化传承的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它植根于中国东北民间文化,属于中国走唱类曲艺曲种,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百科]
赫连勃勃,原名刘勃勃,十六国时期胡夏国(又称赫连夏)建立者。其父刘卫辰曾被前秦天王苻坚任为西单于,督摄河西诸部族。407年,刘勃勃杀没弈干,并吞其部众,自立为天王,大单于,国号夏,年号龙升,定都统万城(今陕西榆林靖边北)。
凌烟阁是原本皇宫内三清殿旁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楼,但是在唐朝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二月二十八日(3月23日)的这一天它变得不同寻常起来。唐太宗“为人君者,驱驾英材,推心待士”,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当时已有数位辞世,还活着的也多已老迈),命阎立本...
洛阳兵变是发生在中国五代十国后梁时期的一场兵变。
五子登科本为中国民间谚语,最初来源于民间故事,话说五代后周时期,燕山府有个叫窦禹钧的人,他的五个儿子都品学兼优,先后登科及第,故称“五子登科”。窦禹钧本人也享受八十二岁高寿,无疾而终。当朝太师冯道为他赋诗云:“燕山窦十郎,教...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或稍前,先以抄本传世,初刻于嘉庆八年(18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