渥巴锡率领大队人马继续向东挺进,战胜严寒、酷暑和疫病的重重困难,历时8个月,完成了东返祖国的壮举。清政府得到土尔扈特重返祖国的消息,忙派清军前去迎接。清政府及时给予赈济,又划定牧地,进行安置,并将渥巴锡请到承德。乾隆帝接见了他,还多次设宴招待,封他为...
一般认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是指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中兴四大名臣在教育、海军、重工业方面,博采众长,拯救了当时处于没落的大清王朝,将中国的近代化又往前推了一步。曾国藩,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左宗...
庆历和议即公元1044年的“宋夏和议”,西夏元昊向北宋称臣,但北宋每年给西夏岁币绢15万匹、7万两银和3万斤茶叶,北宋付出岁币成为“君”,保一方“国泰民安”。
贵州苗乱,又称古州苗民起义,清史称为古州苗乱、贵州苗乱、苗民叛乱,是中国康乾盛世时期的一次大规模的苗族人民起义运动。
罗卜藏丹津自以为有天然屏障,可高枕无忧,况且白天清军已被打得大败,丝毫没有防备,结果被清军杀得大败后而逃窜到郭隆寺,与胡必尔汗会合。还没等二人商好对策,岳钟琪大军已包围了郭隆寺,岳钟琪亲自指挥一举攻下郭隆寺。
雍正暴卒,原因不详,他自患病至去世仅两天,一说中风而死,一说为剑客所刺,割去首级;一说为服丹药中毒暴卒,原因不清。他在文治武功两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贡献,其成就超越了他的祖父和父亲。
这3个藩王本来是投降清朝的明军将领,一个是引清兵进关的吴三桂,一个叫尚可喜,一个叫耿仲明。康熙帝并没有被他们吓倒,一面调兵遣将,集中兵力讨伐吴三桂,一面停止撤销尚之信、耿精忠的藩王称号,把他们稳住。1681年,清军分3路攻进云南昆明,吴三桂的孙子吴世璠自杀,...
清君侧指清除君主身旁的亲信、奸臣。《公羊传·定公十三年》:“此逐君侧之恶人。”唐·李商隐《有感》诗:“古有清君侧,今非乏老成。”《新唐书·仇士良传》:“如奸臣难制,誓以死清君侧。”
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清政府代表经过南北议和后,于1912年2月9日向清政府递送了有关清帝退位优待条件的修正案;隆裕太后代表清廷认可了这一条件,并于2月12日以太后名义颁布了《退位诏书》,溥仪退位。根据优待条例,“宣统”年号...
晚清时代,武术之风盛行。以来习武即可强身健体,又可在列强入侵的时候保家卫国。于是乎,人们纷纷习武,在此期间也出现了诸多武林高手,比如黄飞鸿、霍元甲等,最激进仍为后人津津乐道。在这些习武高手中,董海川、大刀王五、黄飞鸿、霍元甲、王子平、杜心五、韩慕侠、燕子李三、孙禄堂、郭云...
明前期,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遣宦官郑和出使西洋。到1433年,郑和前后出使西洋共七次,经历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他们从各国换回珠宝、香料和药材等特产。他精明能干,谦恭谨慎,勇于负责,被朱棣视为心腹。...
元和中兴是指唐朝唐宪宗在位时因治国有方,国家政治一度回到正轨的时代,视为中兴之局。由于唐宪宗在位是用元和为其在位期间之年号,因而得名。唐宪宗是个奋发有为的皇帝,他即位后,“读列圣实录,见贞观、开元故事,竦慕不能释卷”,他把“太宗之创业”、“玄宗之治理”,都当作效法...
康熙遗诏亦称《康熙皇帝遗诏》,《康熙遗诏》一式四份,分别藏于台湾故宫,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辽宁省档案馆。康熙皇帝逝世后,遗诏颁布天下,告示全国。但因为此康熙遗诏是雍正登基后拟就并颁布天下,并非康熙真迹,所以遗诏不能说明雍正是否篡位。西方1725年最早出版完整英文版康...
据记载,康熙皇帝登基时只有8岁,由大臣鳌拜辅政当国。鳌拜势焰嚣张,以权压人,一些大臣由于不顺从他而死于非命。更因康熙年幼而凌驾于皇帝之上。待康熙稍年长,也便有了心计。一日,鳌拜大摇大摆地进宫,康熙见时机已到,便令\"布库\"擒之,尽管鳌拜武艺高强,但难以抵挡数十小儿的缠斗,终被擒而伏诛...
”认真办事,谨慎做事鄂尔泰回京后,雍正帝即授为保和殿大学士,位居首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