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富论
西周,中国历史上的古国名,战国时代的一个小国。周考王元年(前440年),封其弟揭于王畿,是为西周桓公,形成一西周小国。前367年因公子根的叛乱,赵成侯遂“与韩分周为两”,周于是分裂为东周、西周两个小国。至周赧王时(前315年),东、西周分治,...
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密切的关系。中国中古的门阀制度,整个看来,最主要特征在于按门第高下选拔与任用官吏;至于士族免徭役,婚姻论门第,"士庶之际,实自天隔"等特征,都是由前者逐渐派生的。
吴越国(907-978)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由钱镠在公元907年所建。都城为钱塘(杭州)。强盛时拥有13州疆域,约为现今浙江全省、江苏东南部和福建东北部,全盛时其范围包括今之浙江全境、上海全境、苏州全境和福建福州。
同时也正式开启三国鼎立的局面。
中国战国时代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包括学士、方士、策士或术士以及食客)之风盛行。当时,以养“士”著称的有魏国$#...
经常与太宗从容谈论古事,并提出多种建议,对太宗很有帮助。魏徵极力劝谏,太宗从之,并以此事告知长孙皇后,皇后赞同太宗采纳魏徵的意见。长孙皇后忙问太宗何故,太宗告知皇后,魏徵在进行上公然强谏令其受辱。太宗听后转怒为喜,更加喜爱魏徵的正直。二十一日长孙皇后卒,年36岁。
刘天华(1895年2月4日—1932年6月8日),原名刘寿椿,江苏省江阴市澄江镇西横街人,中国近代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清末秀才刘宝珊之子,与诗人刘半农、音乐家刘北茂是兄弟。自幼受到家乡丰富的民间音乐熏陶。辛亥革命爆发后,回到江阴参加“江阴反满青年团”,执掌军号。...[百科]
马陵之战中,魏国遭受惨败,其后又被秦国屡屡击败,丧失了黄河以西的大片领土。魏惠王在晚年曾广招贤者,图谋振兴,并在齐、楚、燕、赵、韩等国支持下,任用公孙衍为相国,实行合纵抗秦的策略。他在东方各国支持下任魏国相国,合纵之势便告形...
北汉(951年―979年),是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权之一,也是十国中最后一个政权。刘崇所建。都晋阳(今山西太原南),称太原府。盛时疆域十二州(一作十州),约为今山西省中部和北部。公元951年,后汉大将郭威因被后汉隐帝(刘承佑)猜忌,反叛。汉隐帝为溃军所杀。郭威拥刘崇之子刘赟即帝...
因颇富盛名,中国历史后期许多人物组合、团体都以“十三太保”为号。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是雇佣关系的出现。明朝中后期,农业、手工业的新发展,为资本主义萌芽创造了条件。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刺激了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使生产规模更大,分工更细,全国出现30多座较大的工商业城市,产品有了更多的销售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手工业者不断分化,...
季札请求聆听周朝的各诸侯国的音乐,观看周朝的舞蹈。他预料齐将会发生祸乱,建议晏子即时交出政权和封邑,以免灾祸。晏子听从其劝告,通过陈桓子交出封邑和政权,并因而得免于栾氏、高氏发动的祸难。离开齐国,他又聘问于郑国。季札见到子产,一见如故。结束郑国之行...
《三国演义》不仅是较早的一部历史小说,而且代表着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小说采用浅近的文言,明快流畅,雅俗共赏;笔法富于变化,对比映衬,旁冗侧出,波澜曲折,摇曳多姿。又以宏伟的结构,把百年左右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组织得完整严密,叙述得有条不紊、前后...
、阿难陀、优波离、阿那律、大迦叶、富楼那其中,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连神通第一、须菩提解空第一、阿难陀多闻第一、优波离持戒第一、阿那律天眼第一、大迦叶头陀第一、富楼那说法第一、迦旃延论议第一、罗睺罗密行第一。
到目前为止,研究甲骨文的论著已达3000多种,它们与甲骨文本身一样,成为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的共同文化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