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有进士科,凡应科目经有司贡举者,通谓之举人。至明、清时,则称乡试中试的人为举人,亦称为大会状、大春元。中了举人叫“发解”、“发达”。习惯上举人俗称为“老爷”,雅称则为孝廉。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同时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巨著。该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记述范...
万历三年,黄河、淮河洪流四溢,经年不治,相继决口。同年六月二十五日,潘季驯上奏《两河经略疏》,提出各项治黄措施,并就治理黄河、淮河下游及运河进行了全面规划。明神宗批准其建议。此后数年,黄河无大患,漕运也较为畅通。约40岁时归家潜心钻研,终于于万历二十年完成这...
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治的措施。他恢复魏晋士籍,承认士族特权,吸收汉族士人参加政权,扩大胡汉联合统治的阶级基础。提倡儒学,兴立学校,培养统治人才。注重农桑,兴修水利,修立亭驿,发展工商。
嘉靖三十二年正月二十三日,后部武选司郎中杨继盛上任刚一月,即以忠君卫国为已任,继去年十月南京御史王宗茂疏劾严嵩八十罪后,再次上疏弹劾严嵩十大罪五大奸。严嵩得知杨继盛疏劾后,极力挑拨离间,致使明世宗大怒,将杨继盛廷杖一百下狱拷打。杨继盛刚强不屈,视死如归。嘉...
建文改制是明惠帝、方孝儒、齐泰、黄子澄等人推行的改革,以先秦儒家的理想政治理念作为指导,遵循先圣之教诲而实行“德治宽政”,解决“朱元璋后”的严刑峻法、苛捐杂税、藩王拥兵等问题。明惠帝在位四年,推出不少有利国计民生的政策,建文帝的悲剧除了来自于削藩的失败,还来自其自身性格文...
一般依据血缘关系的亲疏或功劳的大小授予不同的爵位。
《梁山伯与祝英台》因电影版的广泛传播而成为这一题材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名剧。[百科]
随唐时期,这类有图有经称作图志、图经的著作便大量涌现。由中央政府明令全国各地大规模编撰方志,自隋开始。隋王朝将全国各地上报的地志和图志,汇集编纂成全国总图志。如州县有创造及山河改移,即不在五年之限。凡图经非州县增废,五年乃修,岁与版籍偕上。全国性的地志、图...
"徐彦疏:"王者受命﹐制正月以统天下﹐令万物无不一一皆奉之以为始﹐故言大一统也。"《汉书.王吉传》:"《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
而道镜深受孝谦上皇之宠,势力日盛。藤原仲麻吕趁自己拥立的淳仁天皇与孝谦上皇不和之机,起兵攻击道镜,结果在近江战败身亡。
据传春秋战国之际,我国古代著名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著写《老子》,阐述他的哲学思想。在后人心目中,老子是一位大耳下垂、须发皆白,但精神爽朗,神态安详,乘青牛而隐逸的老者。可是老子乘青牛出关的说法却不见于《史记》。仅此而已,并无“乘青牛车”的记载。古人将五星分别看作是五行的精灵或...
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六年,著名数学家、天文历算学家祖冲之在总结前人的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自己实际测量和精确运算,编制了一部优秀的历法——大明历,这是南朝最优秀的历法。祖冲之编制大明历的最大创造性就表现在将东晋虞喜发现的岁差现象引入历法计算之中。这样冬至点就是逐年...
善导的《观无量寿佛经疏》于8世纪时传入日本,12世纪时日本僧人源空受其影响,创立日本净土宗;其后,源空的弟子亲鸾又开创净土真宗。
毫无疑问,在政治专制的时代,处在像周公这样位置上的政治人物,注定要以悲剧结束自己的一生。这些卦象是占卜判断吉凶的主要依据,它们各有卦辞、爻辞加以说明。中国历史上最早反映阴阳的观念,就是通过《易经》的卦爻表现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