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诗钞
李清照、朱淑真、吴淑姬、张玉娘并称为“宋代四大才女”。
北宋并没有完全统一古代中国,但也基本统一古代中国。二次讨伐辽国失败,幽云十六州和辽西、辽东还在契丹手中。党项李继迁及其后代后来控制了夏州、灵州、河西走廊,建立了西夏。交州建立的交趾国,也只是成为宋朝的藩属国,即越南的独立。
南宋四大画家是指南宋的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四位画家,简称“李、刘、马、夏”。四位画家的风格特点各不相同,李唐的画刚劲犀利,气魄雄伟;刘松年的画受李唐影响,但工整方面更为突出。马远、夏圭师李唐笔法刚劲简括,水墨淋漓,构图多向特写。总之,四位画家的画都对后世都有较...
宋武帝刘裕建立刘宋政权时,北魏拓跋氏已经建国并正在统一北方。宋文帝、北魏太武帝先后即位后,两国在一段时间均采取修好政策,南北之间维持了几年的和平。宋军取得这些重镇后,兵力被分散。随即,北魏大军全线出击,相继收复洛阳、虎牢等地。《木兰诗》记述...
宋英宗采纳了这些建议。同时下诏规定,每次武举考试前由兵部统计参加考试人数和了解举子其他方面的情况。初试合格者再由皇帝委派出的官员和兵部长官在秘阁组织第二次考试,同时派一些文臣和高级将领主持武艺考试,合格者授予武将官职。他少时多病,未婚娶。40岁前长期在江淮一带漫游,此后隐居...
宋国(公元前1114年-公元前286年),周朝的一个诸侯国,国都商丘(今河南商丘)。周初被周天子封为公爵,国君子姓宋氏。共传三十四君,享国八百二十九年。西周初期,周公旦辅佐周成王平定三监之乱,遵循"兴灭继绝"的传统,于公元前1114年封商纣王的兄长微子启于商朝的旧都商丘,...
“南宋三洪”指的是洪适、洪遵、洪迈三兄弟,因他们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学及其他方面的学术成就,所以后人对他们合称“三洪”。“三洪”兄弟皆仕登显要,位极人臣,洪适的金石考古,洪遵的钱币研究,洪迈的文学著述,皆有很深的造诣,影响深远。其父忠宣公洪皓,使金十五年,在金人威胁利诱和压...
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它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中国历史上“国学”是指以“国子监”为首的官学,自“西学...[百科]
吴越国王钱镠(liú)之孙钱弘俶,遵循王祖钱镠"善事中原,维护一统"的家训,为了保护老百姓的生命财产不受大的损失,避免生灵涂炭,做了一次伟大的放弃--取消吴越王位,尊赵氏为帝,舍别归总,将所部十三州、一军、八十六县、五十五万六百八十户、十一万五千一十六士卒,悉数献给宋朝...
四大寇,指《水浒传》中的四大反贼,即山东宋江、淮西王庆、河北田虎、江南方腊。宋江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之一。梁山一百单八将之首,人称“孝义黑三郎”、“及时雨”、“呼保义”;河北田虎这厮,是威胜州沁源县一个猎户,有膂力,熟武艺,专一交结恶少;方腊又名方...
郾城之战是宋金战争的一次著名战役。绍兴九年(1139),金朝统治集团内完颜宗弼一派得势,主张再次以武力迫使南宋屈服,夺回河南、陕西。次年,金朝分兵四路,东起两淮,西至陕西,向宋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宋廷被迫命令各路宋军进行抵抗。郾城之战是宋$#...
传说宋江初起义时只有36人,专门打击惩罚贪官污吏。宣和元年十二月,宋王朝曾下诏对宋江起义军招安,但起义军并没有投降,继续战斗。后来东南爆发了方腊起义。宋王朝暂时无暇对付宋江起义军,起义军发展到数百人,他们转战于京东各地,出没于青、济、濮、郓一...
荆湖之战又称宋平荆湖之战,指的是962年—963年,北宋时期,荆南(南平)与武平在江陵一代的一次战役。北宋乾德元年(963年)正月至三月,在北宋统一战争之初,宋廷利用湖南周氏政权内乱之机,以假道灭虢之策,一举攻灭荆(荆南,一名南平)、湖(武平)两割据政权的作...
北宋(960—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显德七年(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开封府(河南开封),改元建隆。后通过杯酒...
宋人薄葬宋代以前,厚葬之风盛行。近年从考古中发现,宋墓中的器物远远少于汉墓和唐墓。这说明在宋代薄葬已逐渐形成一种风气。宋代时,人们追求现实生活的享受,反对厚葬,主张薄葬。官府明文禁止厚葬,颁行丧葬令,规定棺椁内不得安放金银珠宝,不准用石板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