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研究资料丛刊
中国清代官修的记述明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始纂于康熙十八年(1679),乾隆四年(1739)保和殿大学士张廷玉等在康熙时所撰《明史稿》的基础上撰成。从顺治二年(1645)开史馆起历时95年,是中国历史上纂修时间最长的一部官修史$#...[书籍]
本書(一冊七九面四七、四○○字)係一集刊,收錄羅惇曧「割臺記」、俞明震「臺灣八日記」及吳德功「讓臺記」三種,因題稱「割臺三記」。「割臺記」綜述清光緒二十一年臺、澎割讓及臺民抗日之經過,文極簡略。作者羅惇曧另著「中日兵事本末」已刊於第...[书籍]
冒广生(1873-1959)字鹤亭,号疚斋,江苏如皋人,光绪二十年(1894)举人。1900年为刑部陕西司郎中,1902年兼任北京五城学堂史地教习,同年,举经济特科,转任新设立的农工商部郎中。民国初年,冒氏先后任江、浙等地海关监督、外交交涉使等。20世纪三四十年代...[书籍]
清高宗实录台湾资料选辑清高宗实录选辑一清高宗实录选辑二清高宗实录选辑三清高宗实录选辑四清高宗实录选辑一雍正十三年乾隆元年乾隆二年乾隆三年乾隆四年乾隆五年乾隆六年乾隆七年乾隆八年乾隆九年乾隆十年乾隆十一年乾隆#$...[书籍]
《老学究语》(清)李西沤撰●四言有礼则安,无礼则危,齐家以礼,万福之基。上下之分,内外之限,最宜谨严,不可稍乱。家长严正,卑幼恭顺,善气凝薰,元吉大庆。不怕饥寒,怕无家教,惟有教儿,最关紧要。有儿不教,不如无儿,教不以正,何以教为?善爱儿者,不偏于爱,偏于爱者,儿...[书籍]
作者:(宋)王得臣撰]《麈史》,宋王得臣着。三卷。本书前有作者政和乙未(1115)自序,称平生仕途生涯,「故自师友之余论、宾僚之燕谈,与耳目之所及,苟有所得,辄皆记之」,晚年「重加刊定,得二百八十四事」,遂「类以相从,别为四十四...[书籍]
为了给今天专业工作者和美术爱好者提供较为准确的学习研究资料,我社在[文化革命]前出版了《中国美术论着丛刊》,内容包括绘画、书法、工艺诸方面的理论著作、技法研究、史料传记等等,请专业工作者根据善本进行校勘...[书籍]
笔势论十二章[晋]王羲之目录序创临章第一启心章第二视形章第三说点章第四处戈章第五健壮章第六教悟章第七观彩章第八开要章第九节制章第十察论章第十一譬成章第十二序告汝子敬:吾观汝书性过人,仍未闲规矩,父不亲教,自古有之,今述...[书籍]
本書(一冊一五六面九三、六○○字)首載鄭亦鄒撰「鄭成功傳」(日本浪華木孔恭世肅校本),次錄「清史列傳」「鄭芝龍傳」、「清史稿」「鄭成功傳」及署名匪石撰「鄭成功傳」三種。另有兩附錄:一為「延平二王遺集」,一為「鄭延平王受明官爵考」。鄭著「鄭成功傳」(分上下兩...[书籍]
清史稿是民国初年设立的清史馆编写的记述清代历史的未定稿。它按照历代封建「正史」的体例,也分为纪、志、表、传四部分,共五百三十六卷。清史馆由赵尔巽任馆长,先后参加编写的有柯劭忞等一百多人。一九一四年工作开始,至一九...[书籍]
[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重刻二十一史序七录之目首列经史四库因之史者辅经以垂训者也尚书春秋内外传尚矣司马迁创为纪表书传之体以成史记班固以下因之累朝载笔之人类皆嫺掌故贯旧闻旁罗博采以成信史后之述事考文者咸取徴焉朕既命校刋...[书籍]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及其助刘攽、刘怒、范祖禹等根据大量的史料编纂而成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上起周威烈士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讫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历史。书中描绘了战略至五代期间的历史发展脉络...[书籍]
本書(一冊九八面五八、八○○字)原一卷,黃宗羲撰、今與另著「鄭成功傳」合刊,並收「行朝錄」中之「隆武紀年」「魯紀年」及「永曆紀年」三篇作為「附錄」。所刊五文,均採自清宣統二年吳江薛鳳昌輯編「梨洲遺著彙刊」。宗羲字太沖,號梨洲,世稱梨洲先生、亦稱南雷...[书籍]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始终,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初九:潜龙勿用。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象曰:见龙在田,德...[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