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药本草》为古代汉医专著,专门记述由海外传入中国的药物著作。见《通志·艺文略》。五卷(一说二卷)。唐·李珣撰。本书杂记南海郡县药物的产地及功能主治,原书已佚。[书籍]
本草》一经,撰自炎农。其种三百六十五,以象周天之数。汉末张仲景悉以《本经》撰方,治疗疾苦,其效如响。此《伤寒》、《金匮》所由称方药之祖也。自唐以降,药品日增,而性味多未研究,率皆师心自用。沿及宋、元,药益称倍,仍相谬误。即以《本经》制方,其精无如耳...[书籍]
本草择要纲目清蒋介繁序一余少不敏。制举子业外。惟殚精竭虑。酷嗜素问本草诸书。桑梓间。遂谬以伯休相许。及谢帖括。从事韬钤。卯辰之役。联获隽游于京师。益以壶中术。稍见知于当世王公大人及缙绅先生。未几。授真卫守军输钱谷。暇问疾求诊者累累填...[书籍]
居乡试文本不得志。乃去而以末秩试吏于吴中。仍落落寡所合。自少尝读黄帝书。能尽百药之性。以之疗人病辄效。意不欲私其能也。需次多暇。乃辑为本草撮要一书。将传诸世。俾人人知药之所以中于病者。第不违其性。举一世可无疾痛痒之患。官不足以济世。而托之医。其愿宏。其术精...[书籍]
今医之本草而有纲目。犹经籍之有注疏也。终身学而未知注疏者众矣。而医之于纲目亦然。畏其繁重记诵维艰也。惊犹河汉。会归不易也。于是乎因陋就简。[书籍]
王好古本人则总结古代文献中有关理论,编入五脏苦欲补泻用药味、脏腑泻火药、五宜、五伤、五走、服药可慎、论药所生、天地生物有厚澕堪用不堪用、气味生成流布、七方、十剂等药性理论内容。卷中、下为中药各论,收集药品228味,分草、木、果、菜、米谷、玉石、禽、兽八部分,分别述其气...[书籍]
神农本草经作者:孙星衍朝代:清年份:公元1644-1911年《神农本草经》又名《神农本草》,简称《本草经》、《本经》,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撰人不详,“神农”为托名。其成书年代自古就有不同考论,或谓成于秦汉时期,或谓...[书籍]
全书10卷,载药647种,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等25部。每一药物,一般先述相使、相恶之情,次述味、归经、主治、配伍应用、炮制与禁忌、药物功用之比较,后附体会。卷末附奇经药考,列入奇经八脉药43种。[书籍]
本草经集注南朝·梁陶弘景公元502-557年作者简介:陶弘景(456—536年)字通明,号贞白先生。南北朝丹阳秣陵(今江苏江宁县东南)人。孝昌县令陶贞之子。陶氏自幼好学,年四、五岁以芦管为笔学书。十岁得葛洪《神仙传》,爱不释手,遂有学道修仙之想。刘宋末年,萧道成为相,荐陶弘景为...[书籍]
神农本草经读清陈修园神农本草经读序陈修园老友,精于岐黄之术,自负长沙后身,世医环而姗笑之。及遇危证,断桅横,万手齐束。修园往,脱冠几上,探手举脉,目霍霍上耸,良久干笑曰:“候本不奇,治之者扰之耳。”主人曰:“某名医。”曰:“误矣。”曰:“法...[书籍]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医药...[书籍]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草经》或《本经》。该书在记载药物的时候,将药物按照效用分为下、中、下“三品”:上品120种,主要是一些无毒药,以滋补营养为主,既能祛病又可长服强身延年;中品120种,一般无毒或有小毒,多数具补养和祛疾的双重功效,但不须久服;...[书籍]
本草述钩元清杨时泰公元1644-1911年[书籍]
简称《素问》,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约成书于战国时期。素者,本也;问者,皇帝问于岐伯也,岐伯乃上古医学先知,以皇帝与先知们问答形式撰写的综合性医学文献。相传为黄帝创作,实际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原来9卷,古书...[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七经问五经縂义类提要【臣】等谨案经问十八卷经问补三卷国朝毛奇龄说经之语其门人録之成编皆一问一答故题曰经问其后三卷则其子逺宗所补録也其中如论褚师声子不解韈论肃容肃揖肃拜三者之分论妇人不称敛袵论稽首顿首之误用论杜预注邱甲...[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