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从新清·公元1644-1911年吴仪洛[书籍]
本草便读清张秉成公元1644-1911年[书籍]
本草征要明李中梓公元1368-1644年[书籍]
本草撮要清陈其瑞公元1644-1911年[书籍]
本草易读清汪讱庵公元1644-1911年[书籍]
本草求真清黄宫绣公元1644-1911年[书籍]
本草蒙筌明陈嘉谟公元1368-1644年[书籍]
今医之本草而有纲目。犹经籍之有注疏也。终身学而未知注疏者众矣。而医之于纲目亦然。畏其繁重记诵维艰也。惊犹河汉。会归不易也。于是乎因陋就简。[书籍]
本书为选注《神农本草经》之作,徐氏就“市中所有,审形辨味”,因产地、别名不可尽考,故不作注解,其余内容,均以夹注形式逐一阐释,药物之后又加按语。徐氏着书宗旨在于阐发《神农本草经》药品蕴义,因耳目所及有限,“若必尽全经,不免昧...[书籍]
本草述钩元清杨时泰公元1644-1911年[书籍]
要药分剂自序按徐之才曰。药有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十种。是药之大体。而本经不言。后人未述。凡用药者。审而详之。则靡所遗失。诚哉是言也。内经发挥宣通等义亦甚时不可治热。热有时不可治寒。訾为背谬。因去寒热而增升降二剂。夫缪之訾陶...[书籍]
卷一药性总论,首载寒、热、温、平四赋,较之《药性赋》有所增补,次记用药、制方、禁忌、主病、运气等内容;卷二分别论述173种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和临床应用,其中对于各药的气味、阴阳、升降、分经及配伍应用,论述较详。[书籍]
药性切用卷之一上草部(山草类)卷之一上草部人参大补,能回元气于无有,性味甘温,肺家专药。功用灵活,五脏之虚,随所引而至。五脏之阳,生阴生血,阳自生而阴自长。退虚火,止烦渴,所谓甘温能除大热也。若大虚衄,生噙咽汁,乃气不摄血,血脱益气耳。参条...[书籍]
《神农本草经疏》(公元1625年,明天启5年),简称(本草经疏》。是缪希雍编著[书籍]
医药之道,苟不精义,致用也难矣。其观象索本,知几通变,非天下至精,孰能与于此哉?仲景氏出,方法悉备,其书虽存,而知意味者鲜矣。于是治疾之要,唯知随证,而不知观证之有法也。其论药能方验药功,混为一,终不辨本性也。如斯而得入神,孰不为良医耶?村...[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