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郡二科志(明)阎秀卿撰吴郡二科志叙吴郡二科志●吴郡二科志叙天下惟东南为最东南惟吴会为最山川紏郁材产饶裕昔人谓多奇材士声施于世旧矣柱史纪其美郡乘书其长固不待更缉而其未缉者不能独巳也则亦待善述者有取焉予尝考之有达官有硕辅有忠臣有循吏有孝子有节妇皆可书...[书籍]
此从旧唐书张荐传及新唐书志注)深州陆浑人,张荐之孙。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宣宗大中中前后在世。年十九,登进士第。有俊才。累官至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典贡举,时称得士。位终尚书左丞。读著有建中西狩录十卷,宣室志十卷,(《新唐书志》及《四库总目提要》)传于世。张读出...[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集部八新安文献志总集类提要臣等谨案新安文献志一百巻明程敏政撰敏政字克勤休宁人幼以神童召试诏读书翰林院中成化丙戌进士授编修厯官礼部右侍郎赠礼部尚书事迹具明史儒林传是书乃采録南北朝以后文章事迹之有闗于新安者其六十巻以上为甲集皆本郡先达诗文畧依真徳秀...[书籍]
后之英主、忠臣,志欲溯今洄古,可以为鉴矣!○族姓原始契丹都部族,本无姓氏,惟各以所居地名呼之,婚嫁不拘地里。至阿保机变家为国之后,始以王族号为横帐,仍以所居之地,名曰世里著姓。世里者,上京东二百里地名也。复赐后族姓曰萧氏。番法,王族惟与后族通婚,更不限以尊卑,其王族、后族...[书籍]
后之英主、忠臣,志欲溯今洄古,可以为鉴矣!○族姓原始契丹都部族,本无姓氏,惟各以所居地名呼之,婚嫁不拘地里。至阿保机变家为国之后,始以王族号为横帐,仍以所居之地,名曰世里著姓。世里者,上京东二百里地名也。复赐后族姓曰萧氏。番法,王族惟与后族通婚,更不限以尊卑,其王族、后族...[书籍]
《三国志》六十五卷,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寿事迹具晋书本传,松之事迹具宋书本传。凡魏志三十卷,蜀志十五卷,吴志二十卷。其书以魏为正统,至习凿齿作汉晋春秋始立异议。自硃子以来,无不是凿齿而非寿。然以理而论,寿之谬万万无辞;以势而论,则凿齿帝汉顺而易,...[书籍]
《独异志》,唐李冗撰。原本10卷已散佚,传世明抄本与《稗海》本均为3卷。此书《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皆署作者为李冗,《崇文总目》作李元,《四库全书》作李冘,疑皆形近而讹。[书籍]
《北里志》,唐代汉族文言笔记小说集。孙棨撰。此书共一卷,写成于中和四年(884),记载中和以前长安(今陕西西安)城北平康里的歌妓生活,故名《北里志》。书中反映了当时士人生活的一个侧面,有少数条目也反映了歌妓们的痛苦和对爱情的追求,并保存了一些文士和歌妓的诗歌作品,为后来...[书籍]
《荡寇志》,中国清代长篇小说名,作者俞万春(1794—1849),此书草创于道光六年(1826),写成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中间凡“三易其稿”,首尾历22年;本书中,作者仇视以宋江为首的梁山泊起义的思想与金圣叹相一致,所以他紧接金圣叹“腰斩”过的七十回本《水浒传》,从七十一回写起,杜...[书籍]
《人物志》的作者是三国的刘邵。隋唐志都把它列为名家的作品。《汉书·艺文志》说名家是出于古代的礼官,《隋志》说:“名者所以正百物,叙尊卑,列贵贱,各控名而责实,无相僭滥者也”,可见名家的精神就是“求名责实,量材授官”。名学自先秦已经存在,如公孙龙、惠...[书籍]
儒志编宋王开祖钦定四库全书子部一儒志编儒家类提要臣等谨案儒志编一卷宋王开祖撰开祖字景山永嘉人皇佑五年进士试秘书省校书郎佐处州丽水县既而退居郡城东山设塾授徒从受业者常数百人学者尊之为儒志先生年三十二而卒宋史不为立传其著作亦多湮没不传是编乃其生平讲学之...[书籍]
《宣室志》取名于汉文帝在宣室召见贾谊问鬼神之事,故此书多记载神仙鬼怪狐精、佛门休咎故事,为古代神怪小说之集大成者。[书籍]
因此《蓬山志》是專門研究閣藏書的專著。有宋一代,此書上承北宋宋匪躬《閣錄》(已佚)、下接南宋程俱《麟臺故事》、陳騤《南宋閣錄》及不撰人《南宋閣續錄》(均有輯存),為後世研究宋代國家藏書提供豐富的資料。[书籍]
透过德、法、术等三个层面,依其偏向,又可分为「十二才」,即清节家、法家、术家、国体、器能、臧否、伎俩、智意、文章、儒学、口辩、雄杰,依其才能不同,适合担任的官职也不同在《人物志》中,刘劭将才、德并列标举,作为拔选人才的标准。刘劭的品评,以中和为最高,讲究平澹无味,是为圣人...[书籍]
晋·郭义恭木实曰槟榔,树无枝,略如桂。其颠,生隧而秀,生棘针,重叠其下。彼方珍之,以为口实。亦出交趾。龙眼树,叶似荔枝,蔓延,缘木生。子六如酸枣,色异,纯甜无酸。荔枝,青华朱实,核黄黑,似熟莲子,实白如肪,甘而多汁,似石榴。薇芜,香草,魏武帝以藏衣中。蕙草,绿叶,紫花,魏武帝以为...[书籍]